试题库: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10:12  文都教育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般出选择题和论述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理解。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五个统筹”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内容,一般考论述题)【新增知识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进一步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精辟的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这是因为:(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第二,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第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分析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根据民主法治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3)根据诚信友爱的要求,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4)根据充满活力的要求,提出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5)根据安定有序的要求,提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6)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原则。第一条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讲的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条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讲的是工作方针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条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讲的是工作动力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四条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讲的是工作保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五条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讲的是工作条件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第六条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讲的是工作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同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这六条原则是紧密联系的,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加以把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二是要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四是要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五是要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其中,(1)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思想舆论的导向;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2)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就要做到“四个健全”: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3)激发社会活力,就要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创业”。“三个坚持”就是:①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②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三个创业”就是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般考选择题)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邓小平同志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党的十六大在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是:以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数,到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全面小康。

  (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表明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已经实现了两步,这两步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内容更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一般考选择题)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凭借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在新时期为中国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第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般考选择题、论述题)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任务:

  ①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在未来20年中,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②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③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

  工业化过程是科技进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般考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如何发展农业?邓小平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党的十六大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第一,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二,积极推进城镇化。第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增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四)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一般考论述题)

  1995年9月,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集约型经济增长。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①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的;②从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转变到以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为主要手段上来;③从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转变到以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为主要途径;④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转变到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考选择题、论述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是主要的推动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与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般考选择题)

  1.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2.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增知识点)(论述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立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增知识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做到: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更要求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有三个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它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优先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优化人才社会环境:第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优化良好的舆论环境,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及科学技术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第二,要优化政策环境。第三,优化创业环境。第四,优化良好的人际环境。

  本章考察的重点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

  本章内容要紧紧结合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有针对性的复习,重视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内容。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