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10:57  文都教育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1.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1)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从而对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消灭私有制的尝试,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对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战后,社会主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这是改变20世纪面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5)社会主义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伟大力量。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苏联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20世纪50年代初,南斯拉夫首先走上改革道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模式。5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开始酝酿和实行改革,但起步并不顺利,颇有波折。到8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普遍形成一股潮流。在这些改革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后人研究、汲取。它们大体经历了以下过程:

  1.南斯拉夫最早开始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探索

  南斯拉夫开创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率先突破了传统的“苏联模式”,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起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三次程度不同的改革浪潮。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这之后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性的改革。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势头开始明显减弱,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推动苏联东欧国家提出改革传统体制的问题。

  (3)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动乱之后,于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的方针和原则,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也逐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但由于改革的道路不同,一个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放弃社会主义,导致亡党亡国。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变成了改制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开始在苏联推行改革。戈尔巴乔夫对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对苏联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确定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为之奋斗的目标,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多党制,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在戈氏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在苏联造成严重的后果。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而他也从此被逐出政治舞台。

  (三)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战后苏联对外战略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制定的,经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

  1.战后初期

  斯大林根据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分析和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制定了和平对外战略(1945-1953年)。

  2.赫鲁晓夫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赫鲁晓夫执政之后,在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对苏联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制定了新的对外战略,强调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其目标是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3.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霸权主义政策

  勃列日涅夫时期,国际形势有了新的发展,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战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大国主义变化为霸权主义。在七十年代初苏联逐步形成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4.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新思维”外交(1985年至1991年)

  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公开提出了“新思维”,并用该思想作为苏联内外政策的指导。“新思维”的核心是“全人类价值高于阶级利益”,主张国际关系人道化,国际关系非军事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家关系非军事化。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东欧各国的剧变

  东欧剧变指的是1989年至1990年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一系列政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纷纷倒台,反对派上台执政,东欧各国放弃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轨。

  2.苏联的演变和解体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对苏联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反思,重新估计了苏联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新的全面改革路线,并为实施这一路线准备了新的领导机构。在对外政策方面,戈尔巴乔夫于1986年提出了“新思维”概念。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启动了以“公开性”、“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后局势失去控制;1991年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八人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为了拯救国家的统一,实行紧急状态,并取代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对戈实行隔离。“8•19事件”之后,局势迅速变化。一方面,各共和国独立势头无可挽回,苏联注定要解体;另一方面,反社会主义势力无法遏制,苏共与社会主义制度难以为继。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随之解体了。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概括的说,苏东剧变是这些国家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在特殊历史条件的一次破坏性爆发,其导火线是各国不成功的改革,在改革遇到危机时社会便自发向西方发展,加上执政党未能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紧密联系群众,使反对派利用西方思潮的影响和执政党的困境,迅速控制了群众,夺取了政权。具体来说,苏东剧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政治原因

  苏东国家的政治体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集权主义、以党代政,缺乏监督机制等弊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层与群众都未能清醒地认识西方民主的实质,轻率地接受了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多党政治等对社会主义有危害的政治理念,直接导致政权的丧失。

  2.经济原因

  苏东国家原来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潜伏着很多矛盾,在改革中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以至于有些人将所有矛盾与危机统统归罪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改革的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结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全面解体,整个国民经济遭到致命破坏。

  3.意识形态原因

  意识形态的斗争是苏东剧变过程中最明显、最激烈的一个方面,苏东国家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可是在演变过程中为什么抵挡不住西方思潮的冲击呢?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苏东国家的意识形态长期以来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教条式的对待马列主义,从而丧失了对全体人民的凝聚作用。二是在改革中许多苏东国家都对原有的意识形态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自我否定,不切实际的追求所谓“全人类的利益”,向往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实际上是主动交了旗帜,滑向西方意识形态。

  4.民族原因

  民族与国家的交错是现代政治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多民族国家与跨国民族的存在更增添了政治关系的复杂性。苏东国家的剧变与这一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民族问题不无关系。

  5.国际原因

  苏东剧变内因是主要的,但也不能否认国际因素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

  6.国际战略的失误

  苏联长期以来执行闭关锁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对抗的国际战略,输出革命,加速扩展世界革命。为此,在国内也采取加速战略,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由此,非但难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反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走上了畸形的发展道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

  苏联解体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的路线: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4)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5)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我们应该认识到,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肩负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使命,其前进的道路必然会曲折、漫长。首先,20世纪走向社会主义的国家绝大多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它们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其次,从国际上看,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定要同它的对立物和替代物资本主义长期共存,而资本主义在战后经历了新科技革命和实行政策调整后,还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处于强势地位。再次,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并没有现成答案。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和替代。

  (二)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国家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任。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课题有以下几方面:1.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2.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3.坚持走改革之路;4.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应注意探讨苏东地区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