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一部分 马哲应试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9 10:45  北京领航考研

  1、“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依据以上论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范畴,它们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极大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荣辱观。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来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受侵害和巩固,来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充分实现并不断发展。

  (3)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道德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的功能,从而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支持、规范、引导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节制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三,有利于焕发人的道德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第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是通过分析“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考查对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今年考研政治命题最大的时政问题。它与哲学历史观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直接相关。解答此题的思路是:先回答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然后指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属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范畴,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最后说明在市场经济中的规范作用以及对于焕发人的道德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作用。沿着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回答问题,不应该丢分。

  2.运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原理,分析说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发挥主体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和观念向实践转化的任务。

  (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发挥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担负起主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作用的理解和运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说到底也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主体的创造能动性的意义与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考生回答此题要紧紧抓住认识主体是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在认识活动中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关节点,再去分析主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如何增强主体能力,发挥其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比较全面地将此题所要求的要点回答出来。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有序。只有社会稳定、和谐、有序才能发展经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民主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是通过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考查对矛盾同一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问题提出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同一性原理。考生解答此题紧紧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讲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即矛盾同一性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沿着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回答问题,不应该丢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年考研政治命题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4.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乐居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评析上述观点的涵义、合理性及局限性,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材料中古人的话是说,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者,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违背民众的意愿,失掉民众的支持,政权就会衰败。材料中的说法肯定了民众的作用,这是合理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是就君民关系,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并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讲民众的作用,是十分狭隘的。

  (3)材料中的观点极具有现实意义,它说明坚持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①就要坚持三个“一致性”,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②就要坚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③就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④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以中国古人关于“重民”、“贵民”的思想考查对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首先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然后以此为依据说明中国古人所讲的这些思想的含义,并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指出其“贵民”、“重民”的合理性及代表剥削阶级的局限性、狭隘性;最后分析材料所体现的现实意义。关于现实意义,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有关文件中所论述的观点回答,这是非常原则的。此题非常重要,但没有太大难度,一般考生都能抓住基本要点。

  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请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人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是: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民的卫生健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②城乡差别及社会各阶层收入差别进一步扩大;③生态环境恶化,人的全面发展被忽略。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大型综合分析题。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考查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伟大作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原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几个哲学原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回答此题的前提是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要把握,然后分析找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对应的相关原理,再一一进行分析。对于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相关原理去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对于一些考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会出现无所适从,难以落笔的困境。这就需要在复习中有些问题要重点突破。

  6.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的惟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材料4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

  (2)材料3和材料4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

  (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都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材料3是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材料4是科学悲观主义的观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二者的错误实质是:他们都是只见物不见人,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

  (3)马克思主义认为:①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②社会是一有机系统。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③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此知识点本身没有难点。但是要求依据几个材料回答几个具体问题,这对于掌握知识不全面或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考生来说,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回答此题的难点在于第(2)问上,有的考生会由于对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共同的错误实质抓得不准或不全面而丢分。关于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作用,也是重要考点之一,需要引起注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