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过来人辛辣感言:我不够理性才读了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01/08 11:43  红网
过来人辛辣感言:我不够理性才读了研?(图)
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资料图片)

  一根持续了近十年的“大阳线”,突然折了腰。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仅比去年增长0.5%,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跌滑。近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专家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当付出时间、金钱去读研,却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很多人自然就不再选择考研。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如今学生的选择渐趋理性。

  言外之意,如今学生的理性与前人读研利益受损密切相关,是一种前车之鉴的结果。换言之,正因为前人的不理性,才有了今人的理性。我无心过问不理性的人读研受损是不是活该,也不想厘清部分人放弃考研对于日渐膨胀的研究生规模的理性意义究竟几何。因为现在的我,患了理性过敏症,谈及理性,就诚惶诚恐。很尴尬地告诉大家,我本人就是一个不理性的人。

  如果要反思不理性的“罪过”,我是过上加过:我不光是研究生,还是工作N年后考取的研究生。苦读三年,我越来越清晰地预感到,等待我的也许不仅是触摸不着的合适岗位,甚至连从前的那个并不太满意的职位也失而难得了。

  所以,面对现实,我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就业一不面向大城市,二不定位热门职业和岗位。即使这样,等我来到北方某地级市求职的时候,才发现,比我更理性的有的是。该市唯一的一所末流高校正在筹办人才选拔活动,组织人员告诉我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二十几个职位,应聘者已过500人,而且很多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我真不知道要为此学院高兴,还是该为自己的处境悲哀。可是转念一想,我可能比本科生景遇还好点,好歹有个小硕文凭,且有工作经验,大不了就去抢他们的饭碗。

  兄弟们都戏称求职之族的我们为“蝗虫”(或者“入侵者”)。冬春时节,“蝗虫”们可谓铺天盖地,到处乱撞,也真难为那些偶尔为我们敞开大门的招聘单位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可是不管怎么撞,社会的接纳能力是有限的,肯定要有相当数量的难兄难弟工作无着落。不知道届时专家们会对他们作何训诫,理性不理性已无关大碍,怎样理性他都要直面失业的现实。但愿失业者都是大学生!

  有时感觉被置身于一个荒诞如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里,一方面你追求和上进的机会越来越多,所有的大门为你敞开,当然只要你具备相应的资格,更重要的是交得起不菲的入门费。但是另一方面,你上进和追求的结果越来越得不到认可和接纳。一言以蔽之:进入机会圈,就几近被告之机会快没了。我们似乎一不小心被卷入了一场不可抗拒的洪流,里面充满了种种诱惑。我们被诱惑推着跑,最后撞得遍体鳞伤,却被人告之你不够理性,为何落入了洪流里。

  为什么该理性,该反思的总是我们?是我们选择总在错,还是我们太过弱势,注定了要错?据学者们分析,造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条:培养供大于需;学科建设不契合市场;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单位用工制度不合理;就业信息不畅;人事户籍改革滞后等。管理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处理好拼和木桶的每一块木版,才能真正解决桶的盛水量问题。看一看以上条款,对于大学生,除了转变就业观念,还有那些是他们该做和能做的?他们再理性,再反思又能怎样?

  输的是我们,错的也是我们,边输边错,边错边输着的还是我们。我不信专家的一两句劝告就能阻止这场错错输输、输输错错的游戏。如果真的彻头彻尾错了,我甘愿做一个错误的标本,以我的不理性来警示那些试图步我后尘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我们的确在重复着一场不理智的社会资源和人才浪费,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国家,这种浪费太过痛心,我们真的难承此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借古人的一句话作为我的读研感言。我被“不预”搞得焦头烂额,真希望这种盲目和无序只在我,或者象我样的民众身上发生,千万别传染到决策者身上,否则,祸患可就大了。作者:刘道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0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