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哈市下发中考《考试说明》 英语和语文有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6 14:04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今年是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的首次中考,究竟中考怎么考?师生和家长心里都没有底。由哈市招考办组织相关教师历时3个月编写、审定的中考《考试说明》已于15日下发到教师和学生手中。《考试说明》确定了今年中考的试题题型和难度系数,并注明考试的变化,给准备复习备考的师生指明考试方向。记者当日对哈市教育局副局长丛传忠进行了专访,帮考生、家长和教师解读《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

  三个理由促《说明》出台

  “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编写的依据和2007年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准绳。但是,它和使用旧教材时参照的“教学大纲”相比弹性较大。一种情形是,即使是一个版本,“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却未涉及;第二种情形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上述两种情形和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等存在较大差异,给师生带来了困惑,而《说明》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比较笼统,需要把知识内容再进行明确和细化。而《说明》就做到了这一点,并将此做为考试范围,确保考试内容不超纲、不超线,这样就使学生、教师在复习中有了目标和遵循,克服复习工作的“盲目性”。

  “新课程标准”对题型,试卷结构,考试时间,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不能也无法提出具体要求。而《说明》却对这些都给出了明确说法。

  体现“六个结合统一”

  《说明》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命题原则,二是考试范围,三是考试内容,四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五是参考题型示例。同时《说明》体现了“六个结合统一”:

  新理念和原“考试说明”的结合统一。《说明》的编写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导下,吸纳和继承了使用多年的原《考试说明》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在知识目标上。

  复习指导与教学引领结合统一。《说明》既是指导2007年中考复习的指导书,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引领书。因为《说明》中的理念、学习目标、复习内容、参考题型示例等,对新课程教学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具体的操作性。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结合统一。《说明》的创新点在于,不但给出了知识技能的多层次能力目标,还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诸方面提出目标和要求,这样就突出了新课程的导向性。

  “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结合统一。在编写《说明》的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载体,《说明》找准了三者的结合点。《说明》中的每一个目标都落实到“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某一位置上。但指导教学的仍然是“新课程标准”,而《说明》仅供2007年中考复习指导用。

  不同版本教材考试内容的结合统一。《说明》中的各科考试内容,都尽力做到选取多个版本教材的公共部分。

  参考题型示例体现了考试题型、难度、应用的结合统一。在题型方面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给出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示例,给出了基础题、探究题、开放题、综合题、实验题等题型示例;在难度上给出了容易题(难度系数为0.7以上)、中档题(难度系数为0.4~0.69)和较难题(难度系数为0.39以下)的示例,在应用上体现了学科自身的综合,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以及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综合等。这样就为学生怎样复习指明了方向。

  复习和讲课要吃透《说明》

  要看清楚说明中对2007年中考的要求有哪些变化。例如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取消了课内阅读段,完全考课外阅读段。英语学科的考试时间由90分钟增加到100分钟,分值仍为120分,试题难度和试卷长度不变。哈市今年中考之所以在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上变化,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要把握住《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老师不要给学生讲《说明》以外的知识内容,要对《说明》中的知识挖掘其内涵和外延,逐渐把知识点变成知识链,最后构成知识网。使学生形成初中阶段完整的知识系统,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要吃透和研究参考试题示例或参考题型示例,把握好深度、广度、难度和坡度。学生复习不搞“题海战术”,不练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也不猜题和压题。要讲解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做到讲透一道题,能当十道题和百道题,起到融汇贯通作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