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的财务处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6:47 自考365.COM
第四章 企业风险分析 一、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那几种: (一) 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 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三) 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二、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 (一) 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 (二) 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 (三) 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 (四) 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 三、财产损失的原因: (一) 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 (二) 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 (三) 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 (四) 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 (五) 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 (六) 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 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 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 四、财产损失的形式: (一) 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 (二) 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 (三) 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 (四) 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 (五) 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 五、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 (一) 财产直接损失评估: 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 (二) 财产间接损失评估 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 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 六、财产间接损失评估: (一)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 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 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 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 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 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 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 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 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 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 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 (二) 额外费用增加: 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 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 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 七、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 (一) 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 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 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 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 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二) 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关于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 (三) 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 (四) 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 八、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 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 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 (三) 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 (四) 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九、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 (一) 死亡: (二) 疾病: (三) 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 1. 人为因素 2. 物的因素 3. 环境因素 4. 管理因素 (四) 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 第五章 风险控制 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 (一) 风险避免 (二) 损失控制 (三) 非保险转移-控制型 (四) 隔离 二、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 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三、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一) 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 (二) 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 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 四、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一) 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成本。 (二) 在找出风险控制的效益。 (三) 适用预期值和贴现值进行分析。 五、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 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 (二) 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三) 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四) 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六、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一) 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 (二) 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 七、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 (一) 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在设置一份经济单位艘游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 (二) 分割和复制的特点: 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 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 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 八、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 (一) 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 风险的财产转移 2. 风险的财务转移 (二) 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分包、约定免责。 九、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 (一) 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 (二) 损失控制的分类: 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 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 第六章 风险的财务处理 一、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 (一) 优点: 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 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 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 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 (二) 缺点: 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 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起一些问题。 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 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 二、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 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 (一) 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 (二) 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种基金。 (三) 借款用以补偿风险损失。在风险事故发生后,经济单位通过接待筹借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 (四) 自负额保险。 三、自保的优缺点: (一) 优点: 1. 承保弹性增加。自保公司经营灵活,可以尽量适应企业的需要。 2. 保险成本降低。通过专业自保可以降低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 3. 租税负担减轻 4. 损失控制加强。专业自保公司可以利用专业自保公司的人才和管理技术,为企业开展各种预防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损失。 5. 自保与再保险结合。自保公司可以进入再保险市场,经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 (二) 缺点: 1. 业务量有限。 2. 风险品质较差。专业自保公司所承担的业务,多数是财产风险以及在传统保险市场上难以获得保障的责任风险,这风险有时相当集中,损失频率高损失幅度大,赔偿时间可能拖得很久,因此经营起来难度较大。 3. 组织规模简陋。自保公司规模较小,组织机构也比较简单。 4. 财务基础脆弱。由于资本金较小,财务基础脆弱,业务发展也受此限制。 四、财务型非保险转移风险处理的方式: (一) 中和。是指将损失机会与获利机会平衡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处理投机风险。 (二) 免责约定。是指合同的一方通过合同条款,对合同中发生的对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承担,即通过主要针对其他事项的合同中的条款来实现风险转移。 (三) 保证书。是指由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因其行为不忠实或不履行某种明确的义务而导致权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书面合同。保证的目的在于担保被保证人对权利人的忠实和有义务的旅行,否则由保证人赔偿损失。 (四) 公司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将企业经营的风险转移给多数股东承担。 五、风险转移与非风险转移的关系。 (一) 联系:风险转移和非风险转移同属财务型风险处理技术。 (二) 区别: 1. 保险转移的受让人是保险人。非保险转移则是其他经济单位。 2. 保险转移的受让人有一是地接受大量的风险单位,进行与之相关联的风险分析。非保险转移的受让人不能这样做。 3. 保险转移通过专门的契约保险合同来实现风险的转移。非保险转移是附属于其他的契约来完成风险的转移。 六、风险的非保险转移的适用条件: (一) 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损失必须能够明确的划分。 (二) 受让人应当有能力并愿意承受适当的财务责任。 (三) 这种方法对于转让人和受让人双方,应该都是有益的。 七、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的优缺点: (一) 缺点: 1. 企业在财务上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能力常常受到限制。 2. 风险事故发生后所作的补偿,必然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减少,而这可能使企业外部条件出现不利情况。 (二) 优点: 1. 风险自留方式在损失前不发生任何费用,直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有现金支付。 2. 损失发生后,风险补偿费用仅限于支付实际损失额。 3. 风险的代价被列入预算后,自然就被列为经济单位的预算控制对象,自动地受到预算控制制度的监督 八、建立意外损失基金与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区别: 从风险损失产生的背景看,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指损失发生之前的措施,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仅指发生时或者发生以后将损失摊入成本。 从采取措施的性质看,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是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计划措施,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是对损失进行补偿的实施措施 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往往是在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无法实施,或者有许多限制时而进行的预先计划。 一般认为,建立意外损失基金的做法比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更容易,更能解决问题。 九、建立意外损失基金与保险的区别: (一) 保险是集合众多同类风险单位分担损失的一种风险处理方法,其性质是风险结合与转移技术,但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则属于企业本身单独承担风险的一种技术。 (二) 经济单位参加保险,在事故发生时可随时获得补偿,但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在基金积累形成之前发生事故则无法获得充分的补偿。 (三) 经济单位参加保险,在保险责任终止后其已付保险费不能返还,但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剩余财产仍属企业所有。 十、建立意外损失基金的优缺点: (一) 优点: 1. 节省保险费。 2. 促进企业经营稳定。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可以增强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能力,弥补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不足。 3. 资金投资可以获利。经济单位可以利用建立意外损失基金进行获利投资。 4. 道德风险减少。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是企业内部自设的,自留自用,道德风险因此减少。 5. 理赔迅速。 (二) 缺点: 1. 基金规模的限制。建立意外损失基金的规模受到企业年净现金流动情况的限制。 2. 可能发生财务调度困难。在基金积累之初可能发生超过其积累基金额的损失,要用其他的资金来予以弥补,这样会造成财务调节上的困难。 3. 风险单位数目有限。大数法则不能发生作用,风险损失预测比较困难,要借用保险公司的一些做法或者得到他们的帮助。 4. 税法方面的不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的来源只能是税后利润,但保费却是可以免税的,企业内部意外损失基金的分摊额提取常常得不到任何税赋的减免。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