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北京高中课改可考虑跨校选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0:24  新京报

  市政协委员周国彪建议实行分学区选修,避免浪费教学资源;新课改将突出北京特点

  本报讯 今年秋天入学的北京高一新生,将拿到一套新教材,并进行学分制学习。

  对于此次新课程改革,来自教育一线的政协委员建议,希望配套的课程评价标准能尽快推出,他还建议选修课打破学校界限,采取分学区地区选课的形式。

  专家打分遴选教材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周国彪介绍,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已下达好几年,各地市都在陆续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将从2007年9月开始,推出高中新课程改革。

  周委员参与了新英语教材的选定,他介绍,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教材和课程的选定,他和一些老师及英语教学专家参与了英语教材的评估打分,教委先选定一批教材,由专家进行打分,遴选出来的教材,最后再由区县从中二选一;教材选定后,就要进行教师的培训。

  “师资不能完全胜任”

  周委员说,就初步了解到的新课程各模块设计看,课程量还是比较大的,“应该说这些课程,现有师资是不能完全胜任的,这就需要提前培训;或者重新聘请一些高端教师。”周委员说。

  周委员指出,老师们唯一担心的是课程的评价标准,目前评价标准还没出来,“使用的教材可以变,但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终极的验收和评价标准,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希望尽快推出”,周委员说。

  此外,周委员说,“新课改”后,会考标准会不会变?一些智力、能力突出的学生提前修满学分,能不能提前参加高考?“这些想必也是学生们想知道的”。

  在选修课阶段,周委员提议,是否可以实行分学区的选修,几个学校联合,而不是学校单独设立很多门课,这样将浪费很多教学资源。

  会考短期内不会取消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学室副主任李贺在出席委员小组讨论会时介绍,北京市刚刚结束了对各校校长的动员会,此后教材的选定、业务培训等将陆续展开。

  他表示,除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外,“新课改”会突出北京自己的特点,已有的达标考试会考和“新课改”也会进行协调,但短期内不会取消会考。

  -网上互动预告

  今晚19:00,本报将与新浪网合作,邀请嘉宾就课改问题做在线访谈,嘉宾包括市

人大代表、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首师大教授李延林,北京一中教学主任李晓影。欢迎网友登录
新京报
网(www. thebeijingnews. com),或新浪网“新京报北京两会专题”参与互动。

  各方说法

  校方

  “高考是否配套让人心里没底”

  市一中书记毛玮华表示,课改对教师知识是个挑战

  在北京市第一中学邓少军校长眼里,课改并不是新鲜词,1月25日下午,他说,关于课改的理念很早就听说,学校其实前几年已经开始零星的实验,但未纳入评价体系。目前该校有20多门选修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

  邓少军认为,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机遇,所有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学校党委书记毛玮华最担心课改与未来的高考是否配套,她说,现在很多都是未知数,心里没底。高考的配套改革应该进行,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有的地方已经有一些经验,譬如海南,会考成绩占高考成绩的10%,有的地方加大选做题目的分量。

  她认为,高考肯定会有变化的,否则是不配套的,只是迟早问题,希望高考的评价体系早一点出台。当然,教育部门可能也有这个顾虑,想看看课改的效果来制定,这里有矛盾。

  不少家长担心第一批孩子成为试验品,毛玮华给予这样的解答:其实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她担心的是老师的知识是否衔接上,课改对教师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都是挑战。譬如以前教语文,可能仅仅是课本,现在划分为戏剧、杂文等很多模块,这些老师都要深入研究。

  教师

  “教材是关键,越早看到越好”

  市一中教师左家燕认为,培训不能只培训理念

  一中教学主任李晓影已开始准备老师寒假的“作业”。她说,课改成功的关键就是老师,这也是很多老师的共识。所以学校已着手准备,将资料发给老师,老师自己回家学习。

  该校历史教师左家燕说,几年前已经感觉到课改的气息。譬如现在历史课本,从初中到高中的变化很大,初中已经打破通史的模式,所以,这批学生上高中后,对老师是很大的挑战。很多老师的思维方式就是按照通史的。

  左家燕最担心的是新教材,她说,对老师来说,教材是最关键的。“没有教材,老师现在不知道如何准备,如果到快要开学教材才到,老师忙活的很多东西可能又白忙了。所以越早见到新教材越好,培训不能只培训理念,理念大家都明白,关键是要实践。”而且课改的关键就是老师,她举例:现在有学生在网上留言调侃:“没关系,老师弄明白了就行,他们明白了,再教我们就容易了。”

  家长

  家长担心孩子成为“试验品”

  北大附中一学生家长称,高考升学是很现实的问题

  北大附属中学一名学生的母亲齐女士对课改持保留态度。1月28日,她说,改革挺好的,但觉得不大现实。“中学改完了,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呢?还得通过高考。高考不改,那这个改革很难有作为。家长和老师也不一定会支持。”齐女士说。

  作为家长,齐女士最关心的还是高考,“三年后,这些孩子进行的高考是不是还是跟目前的一样,如果高中是素质教育,而高考还是应试教育的一套,我觉得这个就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学校,即使素质教育搞得再好,一旦高考考砸了,家长就不敢让小孩在你这个学校上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家长,尤其是初三学生的家长,担心孩子成为“试验品”,齐女士说,我现在很紧张,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又回到原来的路子上,“改革可以不停地试验,但孩子的教育不能试验,耽误不起”。

  “譬如社区服务,让孩子上哪里服务?有没有成效?国外的大学会参照学生中学的表现来录取,譬如社会实践等,我们未来的高考能做到吗?”齐女士说,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环境,社会实践还是流于形式,“我肯定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去参加”。

  ●“高考肯定会有变化,否则是不配套的。我们希望高考评价体系早一点出台,否则学校、老师心里都没底。

  教育部门可能也有这个顾虑,想看看课改的效果来制定,这里有矛盾。“北京市一中党委书记毛玮华

  ●“新课改给了大家一个机会重新认识教育本身是什么,教育应该做好什么。新课改的理念明确了发展是教育的基本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期望。”首师大教授王海燕

  ●“很多同学对课改还是很向往的,毕竟跟现在的学习方式、考试方式都不一样。关键是劳动技能、综合技能以及社区活动都很新鲜,总比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好。”二十五中初三学生刘方(化名)

  ●“中学改完了,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呢?还得通过高考。高考不改,那这个改革很难有作为。家长和老师也不一定会支持。”北大附中一学生家长齐女士

  2007课改亮点

  学生可以跑班选课

  课改后学习内容分为8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各个科目均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选修模块从高二开始设置,学生可跑班上课。

  毕业须修144学分

  课改后,学生三年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模块116学分,选修模块至少28个学分。

  以往的学期制将被打破,一学年分为四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一周考试。

  课程评价将分三级

  一是学校掌握的模块考试和学分;二是学业质量检测,全市统一抽测;三是高考,考试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考试内容将有变化。

  2007部门回应

  课改选修模块不会一刀切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县应选派示范高中教师跨校兼课

  本报讯随着寒假的到来,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的培训工作拉开序幕。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从全市普高整体水平出发,保证全部普通高中均能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成效。

  应试行学生跨校学课按照要求,必修模块所有学校必须开齐,选修模块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开设的选修模块应不低于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80%,其他普通高中应不低于60%。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年提高开设率。

  另外,各区县应选派示范高中的教师到一般中学兼课,积极试行组织一般高中学生到示范高中学习部分科目的课程。

  对于选课,市教委建议学校应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选课前提供给学生和家长。另外,学校应逐步建立起选课导师制度,由班主任和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干部教师2月起培训据了解,目前,有关课改监控与评价方案、教材选用方案、选课指南等一系列工作方案正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2月则将对学校的干部教师开始新课程培训。

  “大量文件会在5月份发布,这些文件大多以‘方案’、‘意见’的形式出现。”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这表示区县和学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拥有一定的空间,希望区县和普通高中能在贯彻方案的同时,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

  2007专家观点

  “高考正在贯彻新课程理念”

  专家认为,课改不是对原来课程的否定

  本报讯“从大的趋势来看,课改势在必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认为,对于课改要有正确的态度,改革都有风险,没有风险的改革也不会有高效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培训组成员,首师大教授王海燕则表示,新课改给了大家一个机会重新认识教育本身是什么。“面对变化,担心是一定会有的,也是正常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高考,高考也在发生变化,正在贯彻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现在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等尝试,都体现了高校对于人才的需求取向。”程方平同时指出,推进课改,首先要做好原来课程与新课程的衔接。课改不是对原来课程的否定,而是对原来课程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新课程要最终落实在教材、教法、评价和考试上,这四个方面都要落实,不要把新课程推“空”,新课程的实施时要实实在在落实在这些方面。第三,要培训教师,教师如果继续用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方式对待新课程,课改不如不改,这是违背课改的初衷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申剑丽 王佳琳 李立强

  本版

漫画/丁华勇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