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08届高中生07年4月8日学业水平测试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11:35  南京晨报

  2008届的高中生今年4月8日将参加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这是我省为配合新课改首次进行的考试。昨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写的《测试说明》正式出炉,对此次学业水平测试各科命题的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等作了明确规定。记者特别邀请了各科名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仅剩的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提出建议。

  江苏首次学业水平测试,究竟难度如何?因为没有前车之鉴,很多人心里没底。据专家分析,今年的测试难度应该不会高于往年的综合考。

  据南京一中名师郭东辉介绍,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大体相当于原来的综合考试,主要是考查高中学生高考以外课程学习的水准,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是一种合格性鉴定考试。这是它和综合考试功能的相同之处。不同的是,综合考试按文综(史地政)和理综(物化生)分两大类考试,学业水平测试是按学科测试;此外,综合考试合格是高考入门条件,但与

高考录取没有直接联系。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按ABCD等第计算)还要作为高考录取时的重要指标,这是考生应该特别注意的。正是因为如此,更需要认真对待。

  至于难度,郭老师认为,首次学业水平测试难度不会高于以前的综合考试,原因:作为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教师、学生都是首次使用新教材,缺乏深入的领会;第二,学业水平测试比综合考试在时间上提前了约八个月,比如从历史课程看,教材内容比综合考试的要多,学生学得非常紧张,在此情况下,难度不能高。另外,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试卷始终出得比较平稳、稳健。

  【地理】

  主观题占三成

  南京一中地理高级教师杨爽认为,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试题设计突出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公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测试内容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其中地理1涉及了18个知识点,地理2有16个知识点,地理3有13个知识点,这些都是地理学科复习时应该掌握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表述的训练,能够从中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理解、判读和分析地理信息,要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要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考生还要注意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另外考生在平时回答综合题问题时要加强文字表达能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杨老师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等题型,主观题、客观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3:7,其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的比例,大致为7:2: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约各占1/2。

  【政治】

  能力要求分三层次

  南京市高中政治核心组成员乐汝丰老师认为,2007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重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2007年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分为三种能级要求。第一、了解。这种能级要求考查考生识记、再认或再现能力,主要以判断题或单项选择题题型呈现。第二、理解。这要求考生不仅掌握考试内容是什么,而且要掌握为什么、怎么样,主要以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题型呈现。第三、运用。这种能级要求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主要以简答题或问题探究题题型呈现。

  乐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只有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进一步学习,提高能力,形成知识体系,提升测试成绩。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考生还应关注生活,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如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等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对学生生活中的消费观、金钱观等要进行正确评价。

  【物理】

  59个考点容易题占七成

  中华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李朝军认为,学业水平(必修科目)的测试是注重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与高考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试卷结构”中明确“选择题(单项)和非选择题(填空和计算)的占分比例约为7∶3”,容易题约占70%。由于考试时间只有75分钟,所以估计题量在26-27题。根据《说明》,每一个考生必须掌握59个考点,其中B级要求(较高要求)只有4个,其余均为基本要求。

  李老师建议,在考试之前的复习中,因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要注重基础,针对《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对照课本逐一进行梳理,构建一个清晰的主干知识框架,准确地理解所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练习中应以课本后的习题难度为准,多做一些基础题,选修3-1的学生,还要对照《说明》将难度降低,适当地做些中档题。

  由于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内容是必考内容,《说明》中物理1和2列出了3个实验,选修3-1中列出了一个实验,所以建议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数据的处理及注意事项加以关注。

  【历史】

  判断题可能有点难度

  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郭东辉老师认为,《说明》中关于测试能力要求的表述尤其值得关注:它把对学生学科能力(或能级)分为三类: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历史阐释和历史材料处理,与此对应考试说明中用了“了解”“知道”“理解”和“认识”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

  所谓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准确全面记忆史实的能力,“知道”则包含了初步的理解,即浅层次的直观的理解。历史阐释能力则应是有较深入的理解及正确恰当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历史材料的处理是指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教材的观点分析类似的史实(新的情景和材料),当然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难度应该不大,是比较基础的。

  根据《说明》,试卷有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除了判断题外,其他三种题型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至于判断题,主要是考查知识记忆的准确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可能会有个别题目难度较大,但是估计这种题目数量不会多,不是主要题型。

  郭老师说,考生在复习时要防止两个不恰当的倾向:把要求估计过高,缺乏信心,甚至陷于焦虑;或认为要求低,可以轻松过关,放松自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说明》规定的范围和教材比较,内容做了较大的删减,范围明显缩小,大致统计一下,大部分单元大约减少了一半,考生在下面学习中,一定要以此为依据,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此外,考生复习时还是要以记忆为主,适当注意重点知识的理解。把读书、做题紧密结合,特别是可以帮助自己准确记忆历史知识要点的填空题效果很好,要认真做。

  【化学】

  实验测试内容有32则

  金陵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许城玉认为,《说明》列出知能点192个,从《说明》看:《化学I》、《化学II》是测试的重点。192个知能点做出了具体的能力层次要求,其中关于认知性测试的层次要求是说明的重点,且绝大多数知能点的层次要求为A、B层次(约占总数的95%且其中以B层次居多),只有极少数知能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为C、D层次(约占总数的5%)。

  许老师说,《说明》明确了32则学生实验测试内容。老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通读教材,确保占总量近45%的A级知能点全部过关。一定要控制好复习内容的难度要求,狠抓占总量近50%的B级知能点,这是确保考生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的关键。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情及其办学目标与重点,对占总量约5%的C、D级知能点作出合理安排。这些知能点中,实验方面主要包括常见物质的检验,Na2CO3与NaHCO3的鉴别、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说明、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或改进等;理论方面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学习方法。以上内容除了最后一点外,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生物】

  以基础为主难度略增

  南京一中生物老师车亚莉认为,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和以往的文理科综合考试有一些不同之处,表现在生物单独作为一门学科参加满分为100分的试卷考试,这比以往的理科综合会考难度有所增加。因为以前是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合在一张试卷上考试,选考物理和化学的学生只要这两门科目学得好就可以弥补在生物学科上的不足,因此对生物的要求会因人而异,并不是特别高。不过这次学业水平测试还是以最基础的知识点为主。

  车老师说,考生应对有限的时间做一个规划,根据自己三册书的学习状况,既要全面地复习,又要有针对性。必修一的内容侧重在知识的记忆,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归纳的要点加以背诵记忆,因为知识点相对较多,需要反复强化并配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不会遗忘的效果。必修二的内容重在理解,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把《说明》中作要求的内容彻底读懂,弄明白,再做一些典型例题即可。必修三是一个相对较难的模块,既有较多知识点的记忆,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稳态”部分,又有对理解要求较高的章节,如“种群和群落”,因此更应该把握《说明》,不需要再拓宽和加深。(作者:王晶卉)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4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