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6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15:15  育路网

  村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投入机制,使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基层管理功能薄弱,使得许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农业资源不足,土地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缺乏。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落后。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村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导致农业耕作成本增加。大部分农村地区,水,电等农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还很缺乏,不仅电网老旧,电压不稳,而且电价昂贵;很多自然村没自来水,部分用上自来水的自然村,由于水源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也保证不了正常供水。这些基础设施是建设新农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仅道路建设和河道清淤两项工程就需投入2.28亿元,其中通村通组公路800公里,需要资金1.2亿元,河道清淤5000多条,需要资金1.08亿元。新农村建设投资巨大,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所以,我认为,建设新农村,没有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基层很难找到突破口。

  陈教授:刚才李县长,郑博士和黄乡长谈的,实际就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新农村建设的巨额投资从哪里来,政府财力是否能够承受?我看了一些资料,今年全国财政达到3万多亿左右。目前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加总,再加上预算外收入,可用财力规模占GDP的比重近30%。应当说,这样的财力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条件。

  最近两年农民告别皇粮国税,

财政部的负责人曾表示,减少税收收入,80%左右由中央财政承担,20%左右由省级按照一定的政策承担。此外,中央财政今年安排293亿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扶贫开发等,安排14亿元支持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但这离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不能苛求财政包办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当然,我认为,要分清国家和政府应对什么领域进行投入,怎么与农民和辛勤劳动相结合。同时需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并适当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做到输血和造血并重,这样合力建设,数亿农民才能过上现代化生活。

  刘教授: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温家宝总理曾表示,包括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在内的农村综合改革,即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是巩固农村税免成果,解决当面农村面临许多问题的关键。同时,农村综合改革应重点突出两大目标:一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在乡村建立有效,真正由农民群众参与的制衡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新战略中,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即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人们已形成共识:只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和基层的组织建设,才能对接上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破题关键时期,如何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基层政权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这一点要好好研究。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