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三下学期完美复习方案:掌握七种绝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17:25 新闻晨报
7绝招让你状态飙升 在新一轮复习开始前,制订一份完整详尽的高考复习计划其实很有必要。而只有更好地在后半程发力,才能成为在高考考场上笑到最后的人。 首先,保持作息时间和良好心态。学生不要过于紧张,盲目做题和迎考,也不要过度放松,荒于游戏和休息。只有保证睡眠时间,才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学生一定要避免开夜车。有些学生在晚上疯狂复习,白天无精打采,导致上课趴在桌上睡觉,这有可能使他们遗漏老师讲解的重点,反而得不偿失。 其次,向过来人讨教经验。在备考初级阶段,可以与参加过高考的表哥、表姐、堂兄、堂姐等亲戚朋友聊聊天,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再次,保证考试时间段的模拟练习。双休日尽可能匀出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5:00,做几份模拟试卷,控制速度,保证质量。 第四,注意午休。吃完中饭,学生不要忙着看书做题,不妨趴在课桌上闭目养神,由于春夏时节,天气温暖,人较容易犯困,及时的休息能帮助学生提高下午学习的效率。 第五,不要忽视基础题。高考试卷中,不少试题旨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因此,学生不要盲目攻难题,忽视容易得分的基础题。要记住,做好基础题才是得高分的真正保障。 第六,对文科学生而言,要抓紧吃透、背熟应该牢记的知识。不要以为来日方长,更不要等到考前几天,才“临时抱佛脚”。背熟知识点,有利于考生在复习阶段一门心思研究答题思路,从而节省不少时间。 第七,勿忘复习文理大综合。加试文科的学生不妨在茶余饭后适当翻阅报纸,关注时事政治。加试理科的学生,要把物理、化学、生物的重要公式、重要知识点牢记于心。 【专家建议】 高考冲刺阶段复习流程 第一阶段:4周,补缺补漏,巩固练习整理高三学年第一学期各门学科的试卷,将错题归类,找到自己经常失分的题目,并分析错误的根源,研究与之对应的例题,各个击破难点。甚至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其在教科书上对应的章节,温习基本概念。 第二阶段:4周,控制状态,综合复习首先,由于临近填报志愿,学生心态开始呈现波动状态,另外,面临综合复习,学生难免遇上不会做的习题,心绪有可能受到干扰。因此学生一定要及时调整状态,不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也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题目的卡壳,就否定自己的水平,认为自己愚笨。心理暗示的作用有时不容低估。 其次,讲求条理,均匀分配每门课的复习时间,尽可能提高每一张模拟试卷的完成质量。不要将“我要努力”的想法都留在下一次。 第三,充分利用春季、秋季高考真题,应该说,从这些真题中最能揣摩出高考试题的走向。在最后阶段做好这些真题对考生的帮助毋庸置疑。而且学生如果能试着揣摩题干和题目的主旨,也能更有效地提高答题正确率。 第三阶段,不做难题,全面梳理首先,临近复习尾声,要学会放弃,不要无休止地钻研难题,要把重点放在中等难度的试题和基础知识上。 其次,浏览前两个月所做过的所有试卷,提醒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第三,保持稳定心态,迎接高考。 【小贴士】 毕业班学生如何精选教参书 虽然很多老师都不建议学生使用教辅书,但毕业年级,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会选择一些教辅材料。那么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教辅书,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或曾经带过毕业班的老师。 在购买教辅书前可以参考任课教师的意见。学生要针对自身比较薄弱的环节,挑选教辅书。比如,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同学,可以看些作文范例的书籍。使用教辅材料一定要杜绝反复、雷同的练习。具体选择方法: 1、不片面追求数量。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尽可能将市面上的教辅书一网打尽即可。其实,不少教辅书的内容雷同,重复做相同类型的教辅书不但不能提高水平,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经验证明,题海战只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体力透支。 2、选择具备答题思路的教辅书。一些教辅书只有孤零零的答案,通过怎样的步骤得到这个答案,不得而知。学生一旦不会做这道题,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揭开疑团,还容易让部分学生依赖于抄袭答案。 3、购买教辅书因人而异。每位学生的复习情况不同,在分阶段练习时可以采取针对弱项,购买教辅书的方法。在全面复习时可以购买中、高考仿真试卷类的教辅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参加全国卷高考的学生,不需要购买类似全国卷的试题,毕竟全国卷与上海市高考试卷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4、不要随意购买教辅书。要有指向性地购买适合自己的教辅书。不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偏题、怪题,对于中、高考而言,这样做毫无意义,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5、建议考生自行选择教辅书,家长不要代购。由于家长不一定完全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如果代为选购反而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6、选择正宗的出版社,尽可能购买最新版本的教参书。相比之下,新修订版本的教参,与现实贴得更近,实用价值更大。作者: □晨报记者王婧 实习生陈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