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见证高考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14:04  《北京考试报》

  北京大学教授 许杜美

  记忆打开了我脑海的闸门,1977年,中国教育战线迎来了春天,这年夏天,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决定主抓科学教育工作,随之由他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示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相隔不到10天,全国众媒体相继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同时透露当年全国高考将在年内举行。

  当时,我刚从西语系转到历史系欧美史教研室从教。到任后的首项任务就是批阅1977年高考试卷,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领导对我这个从未触及史学教学者的信任,紧张的是肩负将参加高考的570万青年中的合格考生纳入大学的重任。批阅试卷时,常会碰到似是而非的答卷,既要参考标准答案,也须与同事仔细磋商,最后才标明准确分数。

  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新生入学时已近年关。我走近北大南校门,见马路上空悬挂着大红横幅,上面书写着“热烈欢迎新生入学”,路两侧各放着一排桌椅,作为各院系的接待站,当新生们由学校派出的大客车从火车站接来时,接待站人员热烈鼓掌表示欢迎,气氛犹如新家迎来新人似的欢天喜地、热情洋溢。

  此后,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几乎每年新生入学时,我都会走到南校门前的那条柏油路,在迎新站前瞥见过脚穿草鞋、腿沾泥巴、肩挑手提行李的农村入学者,也见过着装整齐朴素、风度翩翩的城市男女青年。很快从90年代踏入21世纪的新学年,逢新生入学时,除瞅见由学校派车接来的新生外,还见到不少由家长驾车远道而来的新生,车牌上标着津、晋、豫、皖、鄂、赣……

  在庆贺恢复高考后新生入学的同时,我也为自己重新登上讲台而庆幸。几年间,我先后为77、78、79届以及80年代初那几届恢复高考后入学的大学生讲过一年级基础课。每届新生约25人。上课时,我注意到数十双烔烔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我不时在黑板上写下的少数生僻词汇,听到他们埋首记笔记时发出细微的声音。课间休息时,有同学还主动为我擦黑板,令人感到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学,不能辜负他们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尤其是77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他们进入高年级时,为执行中德文化交流协定我被派出国。当我回校开讲专题课时,他们行将毕业,其中有几位同学愿找我指导写毕业论文。当他们完成万余字的论文上交后,我仔细阅读着他们的论文,感到他们尽管选题各异,却个个才华横溢。

  毕业后,其中一位姓高的同学作为硕博连读生留校任教,那时我已晋升为副教授。一次,他问我:“老师,您知不知道我们班25位同学有几位在国内?”我说不知道,他即告我,连他在内只有5位在国内,另20位全部

留学海外。对于文科毕业生有如此高的留学率我当然倍感惊讶。不久,这位姓高的同学获博士学位后出国进修,且懂英、法、德三种外语,在我退休前他已获教授衔。

  他们班还有一位姓郝的同学,其毕业论文曾给我审阅,成绩优秀。80年代末留美归来。一天,同事告诉我,我的学生(即指这位姓郝的同学)被任命为北大副校长。晚上打开电视机,果然在校电视屏幕上见到他用流利的英语接待外宾的情景。没过几年,他又被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听到这些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当然令人分外高兴,他们人人学有所成,确实了不起。我暗自赞赏77届毕业生。想到恢复高考给有志攀登学术高峰的年轻学者带来多好的机遇,也为国家挖掘出不该埋没的人才而欢呼。

  光阴似箭,转瞬30年过去,此时,我既为桃李满天下而兴奋而自豪,又难以抑制内心的愉悦而不得不尽情放声高歌长啸:“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


  邮件请寄:E-mail:zongbianshi@bjeea.cn

  gaokao30years@vip.sina.com

  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北京考试报总编室收

  邮编 100083

  邮件或信封上请注明“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字样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6,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