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38岁高中生07考大学 初中起步6年不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17:08   南海网-海南日报

海南38岁高中生07考大学初中起步6年不辍(图)
再进学堂,陈荣利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程范淦/摄

海南38岁高中生07考大学初中起步6年不辍(图)
儿子有时候把他当哥哥看待 程范淦/摄

海南38岁高中生07考大学初中起步6年不辍(图)
回到学校的集体宿舍,陈荣利抓紧时间复习白天的功课。程范淦/摄

  ●“我从小对读不起书的印象太深了,对读书的渴望太强烈了。所以现在有机会,必须抓住不放。”

  ●“一个人的力量,不仅是身体上的力气,还必须要有文化。这样,你看问题就会站得高,处理事情就会有人服你。”

  ●“哪怕我考不上大学,但有文化,总比没有好,学知识,没有坏处。”

  ●“知识学得多了,就会明白事理。人活在世界上,要有追求,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也一样。”

  ●“没有文化,钱再多,也是活得不圆满。”

  ●“人的思想要好,道德要好,不然,就会做出偷鸡摸狗的事情来。”

  ●“人要乐观,我就很乐观。因为困难总是会有的,是避免不了的。不能被困难吓倒,不然整天愁眉苦脸,那还怎么干事情?我最困难的时候,得病了没有钱看,忍着肚子痛了5天。没有办法,去求一个医生,他虽然不认识我,但免费给我诊断,是十二指肠发炎。他又给我开很便宜的药,治好我的病。”

  ●“我的作文被老师表扬,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一篇是《春雨》,用拟人手法写小草和花朵,另一篇是《我家附近昌化江》,我不会忘记。”

  海南昌江中学高三(3)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他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听起课来格外专注。同学们很少直呼他的名字,却喊他“大哥大”。他就是38岁的高中生———陈荣利。

  曾经的放牛娃

  陈荣利的家,在距离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城60多公里的昌化镇咸田村。

  那里紧靠大海,村民大多以赶小海为生。由于家境贫困,陈荣利小学5年级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

  “但我很不甘心,当时就打定主意,早晚有一天,要回到教室里。”陈荣利回忆说,他常常在放牛的时候,特意从学校旁边经过,听里面传出来的琅琅书声。有几次,他坐在远处的小山坡上,听着操场上响起的铃声,看着学校里的同伴玩游戏,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15岁的时候,他开始打工,每天挣2元钱,补贴家用。

  生活再艰难,打工和干农活时再苦再累,他内心深处那个念头也从来没有消失过,相反却越来越坚定。

  和儿子结伴上学

  1991年,陈荣利结婚了。2001年,在大儿子9岁那年,32岁的陈荣利决定:他要上学了。

  他先是跟卖海货时认识的一个初中老师讲了自己的想法。那位老师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在确认陈荣利是认真的以后,极力支持他,并帮忙跟昌城中学张万辉校长说情。张万辉也被感动了,还免除了陈荣利部分学费。

  于是,昌城中学的初一年级,多了一个高大的学生。在从咸田村到昌城中学3公里多的路上,经常会看到陈荣利与他两个上小学的儿子,结伴而行。

  “尽管上学的决心很大,但我第一次进教室时,还是感到不太适应。又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陈荣利说,大概一个星期后,同学们慢慢开始接受他了,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哥大”,他也乐意接受。

  “他是一个老顽童,跟孩子在一起时,充满乐趣。因为他有威信,老师选他当纪律委员,很有效果。”现在已是昌江中学总务主任的张万辉回忆说。

  “打篮球时,我得经常让着他们,不然他们永远都抢不到球。”陈荣利笑着说,他必须表现出“大哥大”的风范。

  初中毕业,陈荣利继续打工。短暂的几个月后,他又决定继续上高中。于是,在张万辉的介绍下,陈荣利得到昌江中学的支持,成为一名高中生,他那“大哥大”的外号,继续在昌中校园里流传。

  一位合格的纪律委员

  早在初中时,陈荣利就是班级的纪律委员。因为他年纪大,有阅历,也有威信,调皮的学生还真的服从他的批评和管理。

  “我不是生硬地去管教他们,那样会引起反感。我经常给他们讲故事,讲外面的世界,讲我打工的艰苦经历,讲做人的道理,甚至讲没有文化的局限。他们竟然听得津津有味。”说起当纪律委员的事,陈荣利很是自豪。

  现在在高三(3)班,陈荣利仍然是纪律委员。

  “我喜欢校园的氛围,单纯、快乐。与孩子们在一起,我变成了老顽童。”陈荣利总是很乐观,他的笑声也像孩子般单纯,很能感染人。

  陈荣利初中时的校长张万辉对他很了解,说他与孩子在一起时就像换了一个人,与孩子们没有代沟、不隔阂。甚至他的儿子有一次也对同学说,那不是他爸爸,而是他哥哥。

  陈荣利说,有一次一个他不认识的孩子问他:“大哥,我经常厌学,怎么办?你为什么那么大年纪还喜欢学习?”

  “因为我有动力,知识可以改变我。同样,知识也可以改变你。”陈荣利回答完,那孩子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老顽童”的愿望

  “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机上学,就是因为可以同时照顾儿子们。”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按他的计划进行的,而且他必须有所考虑。

  他说,今年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有关部门破例同意他参加高考,他很高兴。假如考不上,还会继续复读,直到考上为止。如果现在读初三的儿子先考上,家里条件若是不允许,一定会先让儿子上,然后再考虑自己,反正现在大学对年龄没有限制。

  “我最想报考的是机械和农业,因为这两样对我最实用。有了这方面的技术,找工作容易些,况且我对农业有经验,再加上一些专业知识,包点地,做个小农场,我有信心做好。”陈荣利有些陶醉在自己的设想中,说他如果农校毕业后能有一片土地,一定可以做个示范农场。

  而他眼下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平时考试中能考到一个100分,因为重新上学6年来,他还没得过100分。

    陈荣利的角色转变

    在昌江中学高三(3)班最后一排的中间,陈荣利大多数时间都穿着那套迷彩服。他的腰间还别着一只手机,因为不时会有电话打进来,大都是找他干活。

    每天中午一下课,他就急匆匆吃点东西,赶去工地干活。下午回来上课,放学了,还要马上赶到附近的农场,那里还有农活等着他。

    再次回到学校的集体宿舍,往往很晚了。这时,他还要复习白天的功课。

    “古文很难理解,许多我都不懂。”在语文老师讲解文言文时,他偷偷对记者说。他说由于年龄原因,他的学习很吃力,特别是数学和英语。他较喜欢的课程是历史、地理和语文。

    每到周末,他都要去昌江民族中学,看望上初三的大儿子陈江润,然后去第三小学,看看上六年级的小儿子陈江龙。高兴时,他会带上他们去一个小餐馆,吃碗炒粉,算是改善一下生活。

    一到两个星期,他还要回60公里外的家里,看望妻子孙文娟,还有父母。猪靠妻子养,地由妻子种。

    他经常会自责,因为对不起父母和妻子,尽不到丈夫和儿子的责任。

    陈荣利说,在这多种身份的转变中,有时会感到很累。累得承受不住了,他也怀疑过自己:要不要坚持下去?这样做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值得不值得?

    最后总是自己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收获。

    有佩服也有嘲讽

    “我以前也厌学,一度退学去打工。后来听说了‘大哥大’的故事,很感动。在他的感召下,我又回到学校,凑巧的是,我现在与他在一个班级,而且成了好朋友。”陈荣利的同班同学王勇毅说。

    王勇毅还说,同学们都很佩服陈荣利,也很尊重他,因为他的精神和毅力,确实是大家望尘莫及的。

    “爸爸是了不起的,我为爸爸感到自豪。我理解他,支持他。”小儿子陈江龙说。

    “我的同学也知道爸爸的事情,都佩服他。他们常对我说,你爸爸都那么刻苦,你没有理由不刻苦。”大儿子陈江润说。

    昌江中学高三(3)班的班主任李兰辉说,陈荣利是一个好学生,陈荣利的求学精神、耐力和毅力,都值得学习。他有时也会因陈荣利迟到甚至旷课感到不高兴,实在不忍心批评,因为陈荣利要打工,确实太难了。

    陈荣利的老校长张万辉说,陈荣利的精神确实值得提倡,但他也有点不理解。因为现在的陈荣利,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自己这么拼,似乎说不过去。

    更大的压力和不同的声音,来自老家。陈荣利的父母至今也不能理解儿子的做法。

    陈荣利每回到村里,乡亲说他孤僻、不合群,总是独来独往。甚至有人说他是神经病,脑子进了水。但陈荣利却感到委屈:我不是不合群,而是没有时间闲聊,我的时间太紧张了。况且,有时间放在劳动上,放在发展生产上多好,整天打麻将、喝茶聊天,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家里指望不上他

    4月3日下午放学后,陈荣利答应记者的要求,带记者去他家看看,并采访他的妻子。他说,妻子孙文娟白天都不在家,很难找。

    果然,在昌化镇农贸市场的鱼摊,没有找到孙文娟。

    “估计是在大风市场。”

    在大风市场的马路边,在淅沥的冷雨中,一位中年妇女,一边招呼买小岘子的顾客,一边把着秤杆。

    陈荣利手揣在裤兜里,慢慢走上前。孙文娟抬头看见丈夫,有些意外,但马上笑了起来。

    “你回来看我啊,怎么还带个外人来?”她说。

    “听说你不支持他上学?还吵过架?”

    “为什么不吵?他把这个家都不要了,丢下我一人,风里来,雨里去,多辛苦啊!”她指着地上筐里的小岘子说,“我每天早晨5点就起来,做饭、喂猪,还要赶海,再拿去卖,一天挣二三十元。家里2亩地,也是我来种。要知道,两个孩子也在上学,我指望不上他。”说着,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自己常常一个人在家里偷着哭。

    陈荣利在旁边不说话,笑得不太自然。

    “他上学,也是为了家里好,是为了以后啊!困难是暂时的。”记者试图开导她。

    “谁说不是?”她话锋一转,破啼为笑,“我当初看上他,就是他有追求,有理想。刚开始,别人说他,我也骂他。但现在别人说他,我就要反驳。有一次别人说我老公脑子进了水,我就说他的脑子进了酒。”

    “那你刚才的都是气话啊!原来你很理解他。”

    “当然是气话,也是真话。你们先回家吧,我卖完了再回。”

    在去10公里外的陈荣利家时,陈荣利说应该让妻子发发牢骚,因为她确实太不容易了。

    他的家距离海边只有100米,两间石头屋子里,各放了一张床,各挂了一张蚊帐。没有电视,没有一样现代化的电器,甚至连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只在屋子的中间,散落地放着些锅碗瓢盆。

    “这六年,家都不像个家了,但愿以后会好起来。”陈荣利的话里既内疚,又充满希望。

    高考资格没问题了

    4月3日下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教育局,高招办副主任王安锦说,陈荣利的高考资格已经没有问题了。

    “以前他老是担心这个问题,多次来找我们。我们心里也没有底,所以就向省教育厅递交了申请。省里相关部门考虑到他的特殊性,破例批准了他的高考资格。”王安锦介绍道,

    据了解,海南省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报名条件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必须是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而陈荣利的高考资格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他没有参加中考,没有学籍,所以到高中毕业时就没有学历。

    至于年龄,则在前几年就已经不成问题,因为教育部专门发文规定,放开了对高考年龄的限制。

    “陈荣利是幸运的。”王安锦显然为陈荣利感到高兴。

    “我赶上了好时候,学校和教育部门理解我,为我开绿灯。现在学杂费也免除了,不然我真的负担不起。”陈荣利一脸感激地说。

    [编后]因为家贫,小学没毕业他就被迫辍学回家放牛。听着校园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他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会重返课堂。

    现在,他已经是一个38岁的父亲,却与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上学,一人身上集中了父亲、丈夫、儿子、学生和打工者多重身份。

    在艰苦的条件下,在疲惫的奔波中,在别人佩服、猜疑与讽刺的眼光里,不时转换着这些角色,只因他的心底里,有一个执着的理念和梦想:衡量一个人,不仅是力气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还必须有文化。

    在许多有着优异家庭条件的学生却厌学、逃学的今天,他的求学经历,无疑可以提供一个范本,给人更多启示。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