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第二次模拟考试后文综备考的几点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22   《江淮晨报》

  快速浏览把握基点

  “二模”之后,除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课文内容经过一、两轮的系统复习之外,很多同学也都已经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几遍阅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通过把“厚书读薄”和把“薄书读厚”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把基础知识弄懂弄透。对于文科综合来说,弄懂弄透课文,掌握好基础知识,是我们高考时确保阵脚不乱,获得高分,赢取高考的前提和基础。万万不可丢了书本,抱着一本高考复习资料,来来回回的看。高考复习资料只是在掌握书本基础的前提下的锦上添花,抛开书本之后的复习资料,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而且如今的复习资料,我们应该在快速浏览教材的基础上做大量的取舍,对于这些难点的分析与讲解,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有更多的需要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待他们去细嚼慢咽。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于翻看复习资料,无疑是把金子一般的时间,盲目地用在学非所用的地方。总之,在“二模”之后,对于复习资料的正确用法应该是,以书本为基础,大胆的舍弃,大量的舍弃。书本才是我们搞好后期复习的源头,书本中的主干知识,才是我们反复阅读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记住,资料只是搞好复习的辅助手段,教材才是我们做好复习的工作“根本”。

  人们常说,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把薄书读厚,就是在打开书本的某一框节的时候,不仅仅要了解这一框题自身的知识要点,还要了解与这一框题相联系的相关的知识要点,在回忆这一要点的同时,把与这一要点相关的来龙去脉,左右关联,也搞个清清楚。这里的把薄书读厚,并不是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阅读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凭着平时学习过程中所作的标记、注解,在大脑中完成对前后书本的浏览。因此“二模”之后,无论是把厚书读薄,还是把薄书读厚,都可以在快速浏览中完成。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还比较生疏,我们还需要在这一点上,多花些时间进行阅读的情况,多花些时间翻看前后相关的教材,但这并不改变我们可以在总体上对教材快速浏览的要求。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把“厚书读薄”的“读”还是把“薄书读厚”的“读”,都更多的是把本来在存在于书本中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大脑把它给“读”完,真正需要用“眼睛”来读的课文却不是很多。

  通过如此反复的快速阅读,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储存在大脑中最容易“激活”的地方,这样当我们坐在考场,提笔审题的时候,一旦涉及这些知识点,大脑中与此相关的知识,就会呼之欲出,并能以最快的速度转换成笔下的文字,以最短的时间,赢得最大的分值,提高答题的“经济效益”。因为,毕竟对于文综来说,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主要还是课文中的主干知识。

  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反复浏览,时间上回来不及的。实际上我们毕竟不是一字不落的阅读课文,我们是在以回忆为主的浏览课文,很多的课文内容,主干知识点,都是在我们的回忆中完成的。这样的回忆与实际的阅读课文相比,时间上可能只需要阅读时间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在反复浏览,越来越熟练的情况下,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做到完成一科教材的浏览,无论是政治,还是历史、地理都基本上可以做的这点。

  慎做试卷发现盲点

  反复的浏览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的细化,以及更细微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则要依靠我们审慎的做题。尽管高考所靠的主要内容,是各科的主干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干知识之下的作为“枝”与“叶”的知识就不考了。这些细微的知识点,尽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我们一旦不清楚,又在试卷中碰到,丢分则是必然的。选中一本试卷,一次性地把这本试卷做完,不要来回换资料,因为同一本资料对知识点考察往往是比较全面的。这本资料上做一套试卷,那本资料上完成一次练习,就容易出同一知识点被多次考察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某一知识点,一次也没有被考察的情况,如此会很容易地把自己在知识上的“盲点”给遗漏了。一般来说,一本复习资料中的试卷,对同一知识点按照同一方式进行考察的不会很多,这样做题,就不会出现在同一类型的问题上对同一知识点的多次考察,避免机械重复,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样做的再一个好处就是既全面的考察了课文中的知识点,又可以避免把我们在学习中的“盲点”遗漏。

  发现了盲点,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这一复习的步骤就完了呢,我们应该把这些盲点加以收集,或者我们应该在我们所做的试卷上做个特殊的标记,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时时的抽出一点短暂的时间,将这些盲点,加以回顾、分析和理解。长期做题的实践告诉我们:“做错的地方,很容易再错;这次没有考虑到的知识点,下次也很有可能还是没有考虑到;这次没有想到的答题思路,下一次也很有可能照样没有想到。”这样通过对盲点的反复强化,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盲点就能很快地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知识点。

  所谓审慎做题,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就是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要按照高考的要求,要慢审题,快答题。要让每一次做题的过程,都有一种“高考”的感觉。在时间的分配上,在思维的强度上,在内容的完成上,都要像高考一样要求自己。这样考试中所发现的“盲点”所留给我们的印象就会特别的深,到真正的高考到来的时候,这些“盲点”就不会再次成为我们的“盲点”,反倒成了我们的得分点。

  梳理主干 抓住重点

  这一复习的环节,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是在以上复习的过程中,慢慢领悟的。有的老师也把“梳理主干”,说成是梳理知识体系,实际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梳理主干是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把一些大块的知识区域做个总结,把这块区域中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原理加以提炼,弄清他们的来龙去脉,挖掘这些原理与时事热点的内在联系,并把这些原理与其它知识领域,甚至其它学科的原理加以比较,看看这些不同的原理,能否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问题。比如,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我国的农业。既涉及的政治学科中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也涉及到地理学科中的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问题,历史学科中的历朝历代的农业政策与措施。当然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即使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一般也是在同一大题中,分学科按照不同的小题进行设问的,但同一学科内的知识之间的融合还是有相当分量的,上面的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在政治学科内就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说明。实际上梳理知识体系和梳理主干可以同步进行的,甚至我们就可以直接这么说,梳理知识体系与上面的“快速浏览,把握基点”是基本等同的,梳理主干则是在以上“快速浏览,把握基点”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的更进一步的提炼。

  以上四个环节是我们在后期文总复习过程中,不时有所侧重的一个方面,可不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四个不同的阶段,实际上这四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快速浏览,把握基点”是后面三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快速浏览,把握基点,才可以在保证全面了解考点的基础上,搜寻盲点,发现盲区,理解难点,揣摩难点;唯有快速浏览,把握基点,才可以确保对主干知识的反复强化,并在主干知识反复强化的前提下,使我们对后期的“文综”复习,做到水到渠成。 (作者系肥西三河中学老师)

  □魏常林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