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评论:高考改革可否借鉴美国SAT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19:16   新京报

  作者:薛涌(旅美学者)

  高等教育必须保证两个基本目标。第一,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训练,要接受通才教育;第二,学生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多样的发展。高考,则必须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今年是高考恢复30周年,媒体上刮起一阵纪念和怀旧的旋风。

  但是,纪念不应该仅仅是怀旧。在目前的纪念热中很少有人会指出,当时恢复高考的一个目标,就是回到“文革”前的“17年”去。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超出了“17年”的制度框架,带来了今天的繁荣。但高考本身并没有超越“17年”的目标: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没有变;中学教育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的现实没有变;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问题依然突出。大学至今还是所谓的“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当我们看到如今的孩子还在重复我们二三十年前的经历时,我们不应该怀旧,而应该不安。因为中国已经是一个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

  高考在当今中国社会中,还维持着一个凭分数说话的相对公平的“游戏规则”。但是,被这个规则所衡量,裁判的“游戏”内容,却应该改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展开和高等教育的扩张,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学本身则更应该多样化。可是,今年将近一千万考生,参加的是大同小异的考试。被这样千篇一律的考试所塑造出来的学生,怎么能适应多元社会的要求?

  面临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必须保证两个基本目标。第一,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训练,要接受通才教育;第二,学生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多样的发展。高考,则必须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有人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矛盾的:通才教育强调基础,多样发展强调特长。怎么可以合二为一?在我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学习发达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美国大学录取所参考的学术能力测验(SAT),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首先,SAT和美国其他的标准化考试一样,非常注重基础。比如中国人更熟悉的GRE考试,是研究生入学的参考,大部分学校只看其数学和语文两部分。其中数学部分,会让许多中国考研的理工科学生“笑掉大牙”,因为其难度甚低,高中数学的内容都不是很多。语文部分,对说母语的大学生同样也很容易。这样的考试,不是和学生作对,而是看看他们究竟是否具有读书的基本能力。

  高考也应该模仿这样的模式。核心的高考,应该只有三门:语文,数学和外语。每年可以考两三次。考完成绩自动存档,在学生需要时寄送其所申报的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考试。

  不必形成酷暑中一千万孩子一起决战一场高考的场面。

  如果有的大学觉得这三门课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的话,那么还可以加一些专业考试。实际上,SAT就有许多专业考试,但大部分大学录取时并不要求。有的学生因为自己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需要加深学校的印象,就参加几个专业考试。最近更流行的是所谓高级课程的考试(AP TEST)。这种考试其实考的是大学课程,学生通过后可以在大学免修相应的课程。

  我们在三门核心考试外,可以设程度不同的几十门专业考试,让各大学自己决定在录取时参考哪几门。即使是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核心内容,也还可以有更高级的专业考试。这样,许多考生就有了比较大的选择余地。以我高考的经验,语文达到80分后(百分制)后,要上90分就必须不断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死记硬背,浪费了许多时间,学习兴趣丧失。如果把提高这10分的精力用在别的地方,至少能在一门专业考试中拿到像样的成绩。这样,学生可能会选择学得广一些,摆脱死记硬背之路。大学选才时也更多元化一些。比如,我如果为历史系招生,一个三门核心考试成绩一般,但通过了三门外语专业考试的学生,就对我很有吸引力。不同的大学面对这样的考试所产生的多种人才,在规划和发展自己的特长时,也就游刃有余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