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大110周年校庆:感受哲学系传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02:32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赵敦华: 作为中国现代大学最早的哲学系,这里既是培育人才的“哲学家摇篮”,又是哲学家施展才华的历史舞台。在这个历史 舞台上,发生了一幕幕至今仍在震撼着中国人心灵的场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讲授与传播,到“中国哲学史”这一独立学科的创建;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反复较量,到外国哲学的广泛译介;从新儒家的复兴,到佛教精义的现代阐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体系的重建,到传统人文精神的弘扬。当我们今天回顾这一个个历史场景,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一条承前启后的思想脉络;这就是,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创造出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的中国哲学。 近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北大的哲学家、中国的哲学家抓住了这一个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哲学转变为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冯友兰: “中国哲学一定要走向世界。” 张岱年: “北大的学术,中国的学术,一定要走向世界。” 任继愈: 爱国主义、科学与民主,一直贯穿着北京大学,也一直贯穿着哲学系。贯穿在哲学系的表现,是它治学谨严,言必有据,海纳百川,宽容大度的学风,这也就是系风。 我想,哲学的发展,不是少数几个哲学家的事情。以后的哲学时代应该是群星灿烂的时代,是哲学家群体的时代。希望以后的北大哲学系,能够群星灿烂。 冷溶: 我觉得当时培养我们的就是这两种精神: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的民主精神。这一点我甚至觉得比我在这儿学的学问更加重要。毕业后我做了编辑工作,但是我时刻关心哲学问题,这就是因为北大哲学系滋育了我的一些哲学思考。我相信,北大哲学系在新世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在科学如此昌明的今天这个时代,在哲学理性面临挑战和机遇的情况下,会为人类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楠森: 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除了人们熟知的,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的哲学水平,推动中国哲学发展等等使命以外,它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科学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把哲学建设成为科学。当然这不仅是北大哲学系的历史使命,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界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至今尚未完成。在我看来,科学史上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哲学成为科学,这有可能21世纪在中国完成。我相信,有着光荣历史的北大哲学系将同中国哲学界享有这个崇高的荣誉。 杨辛: 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我觉得没有北大的许多前辈学者,没有北大的学术环境和优良传统,可以说就没有我现在。汤用彤先生、张岱年先生、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对我都有很深刻的影响。这个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是统一的,他们的学术境界能够升华为一种人生的境界。学问很深厚,治学很严谨,生活非常朴素,胸怀非常坦荡,对年轻人充满了热情,我觉得这是一种力量。 叶朗: 在北大哲学系几年所受的教育和熏陶,使大多数同学出去以后,继续保持着一种理论的热情、理论的渴望和理论的追求。我觉得,这种理论的热情和理论的追求,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的经验证明,理论的热情、理论的追求、理论的研究,可以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它可以给人一个精神自由的空间,它可以给人一种创造的激励和推动,它使人的思维始终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 冯俊: 北大哲学系九十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哲学教育的历史,一部中西文化和哲学碰撞、交融和推陈出新的历史,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土化和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一部现当代中国人进行理论求索和精神苦旅而求得理性和启蒙的历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