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院院士

2012年10月09日16:38  新浪教育 微博   

  陶宝祺

  智能材料结构专家。1935年1月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我校任教,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3月逝世。

  是中国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提出了结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原理,解决了传感元件的组合和在结构中的合理分布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结构形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接触式信号传输系统的智能旋翼试验平台。主持完成了某型号直升机应力及振动测试项目,实现了国内首次在系留状况下对大型直升机进行全面的全机结构考核。

  陈 达

  核科学与技术专家。1937年3月生于江苏通州。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微博]工程物理系。现为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核试验诊断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为核爆诊断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

  赵淳生

  机械工程专家。1938年11月生于湖南衡山。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现为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导。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振动工程技术和应用研究,是我国电动式激振器和超声电机的开拓者。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

  胡海岩

  力学家。1956年10月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现为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导。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与航空航天科技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学术成就。深入研究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稳定性与分岔分析、控制器设计等问题,揭示了反馈时滞、弹性约束、迟滞阻尼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动力学规律,提出了若干新控制策略;针对弹性结构碰撞振动,揭示了擦边分岔机理,提出了碰撞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国飞行器研制中的若干振动控制问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朱 荻

  制造工程专家。1954年5月生于辽宁沈阳,197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我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我校机电学院教授、博导、我校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化学制造技术的研究。揭示了游离粒子微量摩擦对电化学沉积过程的作用,掌握了其抑制微小气泡吸附、微磨整平的规律,发明了摩擦辅助精密电铸技术。提出了多场耦合下的电解加工间隙分布数值解法和工作液主动分流控制法等,提高了加工精度。提出微尺度线电极的原位制造法,实现了微尺度电化学制造。主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电化学制造装备。成果在国防工业得到应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贲 德

  雷达专家。1938年4月生于吉林省九台市。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微博],现任现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我国PD火控雷达领域的奠基者和学科带头人,长期担任电子雷达系统研制的技术和行政负责人。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担任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突破了PD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雷达工程设计,解决了雷达在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上和工程上的难题,使PD雷达体制得以突破,是雷达领域中的重大成果。

  管 德

  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1932年6月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现为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我国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套用于超声速歼击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并应用于歼8及歼8Ⅱ飞机的设计。在担任歼8Ⅱ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期间,他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使歼8Ⅱ飞机的首飞时间大大提前。

  刘大响

  航空发动机专家。1937年10月生于湖南省祁东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86年起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624研究所)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现任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高空试车台、高性能推进系统预研、中推预研和推比10航空发动机预研等重大项目中均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及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冯培德

  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专家。1941年4月生于广东省恩平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博]力学系,196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自控系。现任我校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一航科技委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航空惯性导航系统国家专项的研制工作,为国家填补了空白,该系列惯导已装备众多机种,形成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捷联式惯导、组合导航、激光陀螺、微机电系统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发明奖各一次,是航空金奖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屠基达

  飞机设计专家。1927年12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微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2月逝世。生前任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导。

  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飞机设计技术工作,做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填补国内空白的工程技术工作。1957年独创性地设计成功国内首架两侧进气下单翼传力的机身结构,此后,出色完成初教六国内首创小飞机全铝合金半硬壳结构设计。成功主持我国第一次飞机测绘设计。主持我国第一项与西方军工合作,成功引进英国航空电子设备改装歼击机并使我国军用飞机进入国际市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