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高考遭遇综合素质评价 各界如何应对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6:24   中国教育报

07年高考遭遇综合素质评价各界如何应对挑战
综合素质评价如实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 陈胜伟/摄

  作者:顾助东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部分省份,已经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进高考,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运用高考这个“指挥棒”促进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改变以往不重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状况,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也给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全面的资讯,这是高考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综合素质评价带来四大挑战

  在高考高招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遇到了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来自外部社会意识的挑战。当前我们社会的外部环境还远未尽人意。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盼,社会以

高考录取率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高考竞争,都给综合素质评价带来重大考验。不讲诚信、弄虚作假、隐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使高校在招生时失去应有的参考价值。

  综合素质评价的低区分度使评价结果趋同。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基础上的,而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道德成长等方面的进步。所以,说得通俗一点,成长记录袋式的评价,更注重引导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是一种把过程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所以,在评价主体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及其家长,都应该为学生的进步喝彩。但如此一来,除了极差的学生,如触犯法律和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或是极优秀的学生,在体育运动、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等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以外,大部分中等及偏上的考生的评价等级就会趋同,使高校招生录取时无所适从。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不同的,发展是有层次差异的。同样是学习能力A级,不同学校的学生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一个省几十万考生,一个大学招收上千学生,他们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定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无疑有很大的差异。

  与新课程理念仍有不和谐之处。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发展性评价是本次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亮点。把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如把握不好,可能会使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变成终端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就会变成以高考为目标指向的评价竞争。

  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努力应对挑战

  如何应对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挑战,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新课程实验主力军的作用,主动承担起使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同新课程理念的任务

  一是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社会媒体等途径,把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宗旨、目的、实施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向家长解释说明;二是对家长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完成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家长评价部分;三是阳光操作,定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使其目睹学校举行评价的操作流程,专门设置家长活动的板块,让家长参与,真正使家长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四是邀请部分热心的家长担任监督员,主动地把整个评价过程置于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家长和社会才能增强搞好评价的信心,自觉维护评价的纯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检查与监督,教育督导部门也要及时作出督导评估。

  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的六个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坐标,细化六方面的内容,使其具有规范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为此,学校应该做到:首先,健全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专人负责,专人落实到位,有专门的时间保障;其次,认认真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牢牢把握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目的,做到有关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评价主体的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学生间的横向比较与被评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的结合,回顾总结过去与立足学生未来发展的结合;第三,学校要制定好科学的综评实施细则,发动广大学生、教师、家长一起参加,共同研讨,集思广益,使实施细则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对比性、激励性、可操作性,使实施细则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标竿,成为评价的一把无可非议的尺子;第四,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既要看到学生新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面,又要认识到新课程评价并不是万能钥匙,仍有少数学生在纪律、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和落后的一面。因此,我们要以“成长记录袋”的实证性材料为基础,结合其他的观察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即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出学生成长的全貌。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点滴进步,并从中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形成积极的人生体验和自觉的学习态度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帮助学生积累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阅历,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引导学生把自己在六个方面的微小进步、成功的探求、点滴的感悟记录下来。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语焉不详,失之于笼统模糊,消解了学生个性特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事实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青少年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个性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深刻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住学生的人格内核,选准评价的角度,采用朴实的叙述性语言,尤其要使用外显性的行为动词,逼近学生的心灵本质,准确描述品格特征,指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并给学生的能力层级以精准的定位。综合素质评价做到以叙代议,并不是要求我们评价者就事论事,只就学生现状而平铺直叙,而要看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学生的发展留有适度的空间,给予建议和指导。总之,准确反映学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避免学生及家长把综合素质评价当成另一种高考,要把每一次评价都变成下一次评价的开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要化“收”为“放”,紧紧咬住,环环扣住,使每一学段、学期、学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链条。其中,必须引导学生设计好“立志达标”的计划表,突破以前等第成绩的行动方案,尤其要注意督促学生对某一阶段的综合素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再订立行动方案,这样就使得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不断反思过去、克服不足、改进提高的行动指南。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新生事物,而它被纳入高考,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更是以前高考工作中所没有遇到的问题,应该正视面临的种种挑战,竭尽全力去化解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