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80年代的那场高考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08:42   泉州晚报

  编者按: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新希望的开启,那么从此之后的数年间,高考制度也随同改革春风,进入了一个修复期,各个环节都逐步得到修复和完善,高考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也被一些学者称为“文艺复兴的年代”。

  (1)历史闪回: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废止了“文革”中以权力和出身为核心的“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招生模式,恢复停滞了11年的高考。多少青年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59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成为了高考史上的特例。

  口述历史A

  我的高考作文被当作范文

  讲述人:戴冠青 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泉州师院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高考时间:1977年

  考取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我的高考故事:

  “文革”开始后,跟当时许多人一样,初中毕业的我也开始了“上山下乡”的生活,插队到南安仑苍的一个小山村里。“文革”期间也曾有推荐优秀的工农兵子弟上大学,虽然在“上山下乡”的那段日子里,我的工作成绩很突出,但由于当时家庭成分的原因,被推荐上大学这样的事情根本轮不到我。

  原以为上大学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没想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紧接着在1977年秋天又传来一个令无数知识青年振奋的消息———年底将恢复高考。然而,当时规定报考青年应是25岁以下和“老三届”高中毕业生,而我是初中毕业生,没上过高中,而且我已经结婚了,女儿也在那年出生,不符合报考条件。看着别人在复习考试,自己心里非常着急。后来听说有特殊专长的青年也可以报名参加高考,我就马上将平时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文章找出来,足有厚厚的一叠,送到高招办,经过审核后,很快就通过了。由于考虑到当时女儿刚出世不久,也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我就填报了福建师范大学中文专业。

  接下来就是进入紧张的复习。虽然没上过高中的课程,但由于平时经常写作的积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这几个考试科目基础相对扎实,复习起来也得心应手,因此复习时也将高中数学的立体几何、三角等内容作为重点,跟着“老三届”的毕业生一起复习,向他们请教。

  参加考试时,女儿才8个月左右,还在吃奶,我就早上考完一个科目就赶回家喂她,下午再赶回考场继续参加考试。虽然这样,但自我感觉发挥得不错。果然,两个月之后,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来我得知,我的成绩是340分,比当时的录取线高出100多分,足够上一所名牌重点大学。尤其是语文考了96分,作文还被拿到厦门大学中文系里给78级的新生当作范文学习。

  考上了大学当然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但马上想到的是10个月大的女儿还在哺乳期,我去上大学了,她怎么办?无奈之下,我就给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会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因,并请求推迟10天入学。后来,得知这封信并没有转交到系里。当我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报到时,系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说,系领导以为我不来上了,如果再晚一天,就要取消我这个名额,让给后面的人。

  由于是高考恢复后第一次高考,因此我们77届考生严格来说不是一届,而是好几届,年龄相差极大,我们同学中最小的才16岁,最大的有30多岁的。但我们这些同学都经历了动荡坎坷,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用功,而且都很能干,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比如说,几个同学联合在一起就复办了当时的中文系系刊《闽江》。如今,我们这些同学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手记:

  采访戴教授是在她的家中进行的。她告诉记者,本报策划的专题报道勾起了她对30年前那场考试的回忆。在她家中,记者看到,30年前她自己写的那篇高考作文,虽然不是原稿,但仍然被她如视珍宝地收藏着;大学毕业时的那本《毕业录》虽然已经有些泛黄了,但看着照片,她都能一一向记者介绍每位同学的名字以及他们现在的工作情况。戴教授告诉记者,今年是高考恢复30年,他们正准备利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再次聚会。

  口述历史B

  在削地瓜时听说恢复高考了

  讲述人:王金水 泉州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教授

  高考时间:1978年

  考取大学:厦门大学

  我的高考经历:

  1969年我小学毕业时,由于处在动乱年代,没能照上毕业照,也没有召开毕业典礼,我们就匆匆离校了。1969年9月中学复办,我就读泉州一中,初中毕业时颁发“学历证书”,而没有毕业证书。由于我的家境贫寒,高中只读一年,我就步入社会打工,先是在一家文化用品厂做工,后来又去一家社队企业里当会计。

  1977年秋天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正在一蜜饯厂削地瓜。但按照当时的规定,我并不够条件参加那场高考,因为我既不是应届生,也不是下乡的知青,又没有留城证,不符合报考条件。我在羡慕不少同学被高校录取的同时也很沮丧。因为我当时关节炎很严重,有一些老师认为我符合病残留城的条件,他们就鼓励我申办“病残留城证”,以便参加第二年的高考。

  1978年5月15日,我终于拿到“病残留城证”,也就是说具备了报考资格,并顺利拿到准考证,但此时离高考时间已很近。当时我的工作就是在源和堂蜜饯厂削地瓜,当时削100斤地瓜只能赚两毛八分钱,我一边削地瓜一边思考数学题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

  但好事往往多磨。1978年夏天参加高考时,开元片区考场设在原泉州六中一排破旧的教室里,通风条件差,加上我报考资格很迟才确定,考试时特别紧张,第一场结束后就病倒了,几天时间仅喝点咸米汤,感觉发挥不好,录取的希望渺茫。在来之不易的高考之后,我怀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心态又继续打工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年9月上旬的一天,听母亲说高招办来“街政”政审一对姐弟,我万分激动,急忙托朋友查分数,是386分,当年文科本科录取线340分。我终于结束5年的打工生涯,我们姐弟双双被厦门大学经济系录取。为此,当时社会上还有传言说我父亲是厦大经济系资深教授,事实上我父母都是文盲,父亲是木材公司的搬运工,是高考这一公平公正的制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2)历史闪回:

  断层了长达年之久的高考终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得到恢复,然而,由于时间关系,1977年的那场高考显得相当的匆忙,许多相应的措施都是参照“文革”前的那套旧模式,修复和完善高考制度,成为中国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198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5年,又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这样,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就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除了招生制度发生根本转变,在会考制度和考试方法上的改革,也已逐渐呈创新之势。1983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毕业考试要和升学考试分开进行,并号召有条件的地方试行毕业会考制度。次年,上海便开始着手进行高中会考制度的试点改革,开启了高考会考制度的先河,这个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而针对传统高考命题水平良莠不齐,评分手段落后、误差大,考务的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1985年,国家教育部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科目的设置开始按文理分科。1985年试行会考制度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向减少高考科目的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即所谓会考基础上的“新高考”。

  同样是在1985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工作。虽然饱受非议,但保送生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经过修复期的调整,高考制度逐渐走上了正轨。

  口述历史A

  “未注册,先上课”

  讲述人:柯平均 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科长

  高考时间:1984年

  考取大学:内蒙古包头教育学院

  我的高考故事:

  “未注册,先上课”,这句话在闽南语中是指未办证先同居的婚姻。而我的高考经历,恰恰套上这句词语。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1984年,国家又增设

成人高考制度。那一年,我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空军高炮某部工作。当时,“文凭热”热遍全国,军营也不例外。等我们知道有成人高考时,已是9月份以后的事了。为了提高部队干部的文化素质,军区领导与包头教育学院取得联系,并得到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他们答应让选调的部队干部先跟学院里上课,来年再参加成人高考。如成绩上线,则按1984年录取;若成绩未上线,到时发给结业证书。但前提是要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同意。为此,部队领导又跑到
呼和浩特
自治区政府,得到支持后,特批40个成人高考指标给驻包部队。

  指标解决之后,接下来,我们总队与军分区各选调20名干部,我也属选调人选之一。我们这40人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一边到教育学院跟班听课,一边联系高中老师为我们恶补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等五门文科高考的课程。那段时间,可以用“没日没夜”这个词来形容,早上一起床就捧着书本读,到了晚上,家里不敢开电视,怕影响我复习。就是坐在通勤车上,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考试课程。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成人高考的庄严时刻。五门课程考下来,人也瘦了一圈。一个月之后,高考成绩一公布,我们选调的40名军人,上线的只有20多名,我以高出录取线48分被录取。

  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心情好几天不能平静下来。因为我们这批同学战友,都经历过文革时期无书可读的年代,又都是过而立之年的军人,能够在部队拿到一张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想都不敢想。而不敢想的事终于变成现实时,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到了1986年,我们所在的部队面临整编,我们这些战友兼同学有的继续留在部队服役,而我则选择转业。那年年底,已读大三的我转业回到家乡泉州工作。人虽离开部队,但我并没有放弃学业。我一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努力工作;一边学习学院为我寄来的教材,1987年6月,我又回到母校,参加学院为我们这批特殊学员的补考,并顺利地拿到金灿灿的印有蒙汉两种文字的毕业证书。

  口述历史B

  考上大学父亲送我手表作为奖励

  讲述人:刘卫东 市区某品牌广告公司总经理

  高考时间:1984年

  考取大学:中山大学

  我的高考故事:

  我是1984年参加高考的,当时高考已经如常进行了,但那时候的大学录取比率,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没有扩招,也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相对于现在多元化学习的机会,那时候的选择相当单一,如果考不上大学,可就成待业青年了。你想想,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那种竞争是何等激烈,用“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来形容那个年代的高考考生,毫不过分。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时在我们学校非常出名的一位师兄,据说他也参加了1977年的那场考试,但没有考上,就回到母校来复读,然而,连续参加了6年的高考仍然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听说他一气之下,剃了个光头,跑到深圳打工去了。

  高考那天,我母亲当时在外地工作,她没有时间赶回来照顾我,父亲把自己“价值不菲”的上海牌手表暂时借给我用三天,还给了我五元钱的营养费。高考三天,没有人“保驾护航”,我的生活都是自己安排。比起这位师兄的“六年抗战”,我的高考就显得相对轻松了,因为我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参加高考时很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我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一贯较好的学习成绩。就这样,我很幸运地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上大学前夕,父亲还特地托人到上海买了只新手表送给我,算是对我的奖励。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2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