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区县高招专家支招:慎重选择第一志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8:45   新闻晚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填报志愿工作即将开始,如何正确估计自己在高考中的实力,准确填报高考志愿,使考生顺利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成为每位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本市部分区县的高招办的专家,请他们指点高三学生填报志愿。

  知己知彼准确填志愿

  □长宁区高考办主任王大东

  每个考生要能准确填报高考志愿,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认清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位置;“知彼”就是要全面了解招生形势,详细了解报考学校的录取情况。

  “知己”必须做到:第一,科学预测自己的高考成绩。一些考生往往以模拟的成绩作为自己高考成绩的依据,模拟考试的成绩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考生还应该参考平时的学习成绩,把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划一条曲线图,以找出自己成绩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还是平稳的态势,用自己的成绩曲线来科学预测高考成绩。

  其次,考生要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可能排名,考生比较多的是关注高考成绩,与报考学校录取分数相对照,依此决定自己的志愿填报,但学校的录取分数每年都是在变的,报考的人数也是变化的,所以光根据分数的比照来确定自己所要报的学校,就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考生应该把自己在高考中的可能排名作为自己报考学校的主要依据,才能做到科学可靠。

  最后,一般来说分数比较直观,但它是随着客观条件变化的,是一个相对值,它是学校挑学生的主要依据,而名次并不直观,但它是考生实力的体现,是不以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是一个绝对值。它是考生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的依据。

  那么,如何来确定自己高考中的可能名次,一般是根据考生就读的学校在本市高中学校中的位置以及自己在本校高中的排名情况,大致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名次。“知彼”必需掌握三个方面,第一,本市近几年的高校录取的总体情况,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全市近年来的录取率是多少(主要是指秋季高考)及各批次录取人数占总招生人数中的比例等。二是要了解考生就读中学文、理科分别在各批次中的录取人数及比例。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根据自己在学校中的排名来估计自己高考中可能处于的名次,初步匡定自己可能达到哪一批次高校的录取分数,把该批次的志愿填好。

  第二,报考学校一、二志愿的

录取情况,对自己所要填报的学校,要知道其一志愿的上线人数和最终的录取人数,估一下自己可能被录取的概率。对于要填报二志愿的学校,主要关注该校历年来一志愿上线人数是否超过招生计划数,是否有招收二志愿的可能,以及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与第一志愿考生相差几分,如果该校有招收二志愿的可能性,且专业也是理想的,而自己的考分有可能在一、二志愿级差分的范围内,可将该校作为第二志愿填报。

  最后,了解招生学校的录取平均分。考生要关心报考学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但更要关注录取的平均分,因为最高分、最低分有特殊性,而平均分是整体水平的体现,有一定的代表性,要统计出自己所要报考学校近年来录取的分数线来决定是否报考。

  高度重视第三批志愿

  □普陀区高招办主任刘章杰

  根据以往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有些考生往往步入误区,导致投档、录取时的困惑或后悔。比如一些市区重点中学学生,处于“天之骄子”的自我判断上、有的甚至盲目放弃第二、第三批志愿填报,但是即使是市区重点的考生,也不乏有后四分之一的低层考生。也不乏有临阵心理素质较差“怯场”考生。

  今年的填报志愿政策分为两批,一旦属于本科未上线,考生仍然选择放弃填报,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作为考生首先必须重新判断自我,自我定位,这里还要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本科未达线是临场发挥不佳“偶尔失足”呢,还是处于二本或大专高职之间,还是原来就是第三批水平或者只是在第三批与不上线之间的临界考生;是否还有上升空间有潜力可挖掘?还是已经尽心尽力,原地踏步,考生只有客观分析现状,再决定是否放弃第二第三批志愿,切勿盲目跟从他人,每个人情况各不同。

  还有人是盲目撤消志愿,盲目录取后放弃报到。考生采取撤消志愿或者放弃报到,要慎重、要三思而行,决不能以自己单纯的意愿代替的实际水平。选择撤消或放弃的前提是学生具有强烈上进心,学习基础相对坚实,学习习惯一贯良好,实属“马失前蹄”,因多种偶尔因素,导致未上线,采取放弃撤消还情有可原,但对那些不管自身实力,学习习惯又不好,本身学业基础相对薄弱,成绩起伏落差甚大,又不具一定的心理素质而盲目撤消放弃,绝对不是清醒的选择,再说被第三批高职高专录取,即使是被民办院校录取,随便怎么说毕竟孩子将接受高等教育了,今后仍然还有不少出路。

  准确定位结合兴趣

  □浦东新区李老师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对学校的了解很重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学校信息,另一方面,要认真估计自己的水平,给自己准确定位,并把握好每个批次的第一志愿。分析专业方向和考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今后的职业方向,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并结合自身兴趣来选择专业和院校。模拟考成绩绝对不能作为高考成绩来看待,因为是各区县出卷,难度各异,与高考没有可比性。学生通过模拟考了解的应该是自己在班级中、在区县中的位置,从而为自己的定位作好准备。

  考生填志愿前要充分准备。填写志愿不是说填就填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准备过程。在准备时,考生需要了解某个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往届报考人数,生源情况,学校政策和学校优惠条件等问题。另外,在牵涉到具体专业时,每个学校的专业名字相同时专业方向也有可能不同,这种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的。有一些学校会有所谓的“大类专业”,考入后再分专业,这也需要学生事先了解。

  特别建议考生,填写志愿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发展,不要一味报考热门专业。有一些学生整体成绩很高,但数理学习潜力并大,如果硬往计算机、国际金融方面挤,可能会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无谓的“牺牲”。兴趣不能代替发展,学生需要从现状和将来全方位考虑。现在,考生已经可以作填写志愿的准备了,希望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形势,了解政策,这对之后具体填写志愿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非拔尖学生重视外地志愿。考生必须在每一档志愿中填一所外地院校,但很多考生往往将此看作负担,将外地院校填在最后,或不考虑坡度地填写降低了外地院校的录取可能性。

  事实上,考生应考虑走出上海。按现在高考填志愿的要求。选择外地院校对上海考生,尤其是非拔尖考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成绩优异、有竞争力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首选

复旦、交大,成绩优良或中等偏上的考生则可以考虑填报外地院校,这样命中率较高,大学也会相对更好。对于那些一本有难度,在上海只能考二本的考生来说,外地院校可以圆其重点大学的梦想。

  专业和院校合理调配好的专业和好的学校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考生还应先作好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慎重选择每批次第一志愿

  □静安区高招办主任胡关荣

  高三学生填志愿,首先要了解高校录取的办法,实行“志愿优先”的策略,所以每批第一志愿非常重要。5月份志愿只填报到大专的提前录取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第二志愿也不一定录取,即便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完毕,所以填在第二志愿非常危险。

  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要根据自己总分情况进行衡量。包括考生自己所在的学校类型,学校每年高考情况,自己在学校所处的位置。例如:上海中学的中等水平第一志愿填报重点大学应该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普通高中的中等水平学生填报志愿时要放低标准和要求。此外,考生还要了解学校近两年的一本上线率,二本的上线率,文科的录取情况,理科的录取情况。如果学校理科每年考入交大的学生有50个左右,自己成绩排在40名左右,将交大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填报志愿时,有些学生较保守,有些学生较冒险。关键看第一志愿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的发展情况来定。想去外地的学生,要利用好第一志愿的加分政策,填报第一志愿和填报第二志愿的加分政策也不一样,这对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学生比较有利。此外,香港高校的报考,考生要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

  填报志愿也要考虑老师建议,老师、家长的指导意见都要听一听作为自己的参考意见。考生填报志愿时,还要听听老师的指导性建议。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有义务给学生提出填报志愿的建议,并积极起到指导性作用,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学生手中。因此,学生应该经常与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过学校老师、家长的建议要合理。以前有一个事例,有位考生听家长的意见报考二医大,并以高分被二医大录取,但是这位女生不喜欢学医,没有兴趣,大学考试出现很多学科不及格,结果在大二时,学生不得不退学重新参加高考,也浪费了时间。学生填报志愿因人而异,如果一些有冲劲、有潜力的学生能在最后冲刺阶段有较大的长进,教师也应该建议学生冲一冲。

  此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按部就班进行全面衡量。首先,考生要仔细阅读《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具体内容,比如:学校专业名称、专业今年的招生人数等等;第二,考生要好好了解自己所要填报学校的情况,比如历年某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变化,历年(一般是三年)的变化,专业是否招生;第三,考生要对自己的水平和实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定位,不能以某一次考试(比如模拟考)决定,而要以整个高中三年的情况具体而定。高中三年在班级、学校的位置,了解自己是否还有潜力,是一直往上走还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此外还要看学校在市区的位置,根据这些排名,估计自己在整体市区的位置;第四,考生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放在志愿的前面。填报志愿时,考生重视专业还是重视学校,要视自己喜好而定,同时结合个人情况和学校的招生情况。如果第一志愿掉了,如果填得好,还可能保证第二志愿。可以看一看那本计划书后的表格,注意哪些学校在往年一志愿未满时还招。第五,考生填报志愿也要听听老师、学校老师的建议要听,作为自己的参考意见。有一些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为了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会劝同学保守填志愿,但是考生最终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

  把握好三组数据

  □宝山区郝老师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对自己有准确定位。虽然现在不提倡为学生的成绩排名,但学校还是有责任向学生和家长反映学校往年的升学情况以及学生长期的学习状况,以作为参考。此外,家长可以询问学生班主任有关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正确的定位建立在各方面信息充足的条件下,不可盲目自信,也不可妄自菲薄。希望考生和家长都要注意,不能只根据模拟考试的结果定位考生,而应该以长期的、综合的眼光来看待。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学习成绩的地位,参照《2004-2006年年全市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再根据各个高校的一本二本招生计划数,通过三组数据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后填报志愿。如果这三组数据说明自己可以达到一本的录取分数线,那考生可以填报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冲一下;如果这三组数据说明自己考一本没有太大的把握,那考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二本的第一志愿,这是考生录取几率较大的志愿。

  兼顾兴趣和成绩

  □闵行区李老师

  一般来说,填报志愿时,学生首先要考虑对自己所报考学校、专业的兴趣,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不能一味好高骛远,否则会跌得很惨。对于模拟考试,我认为,参考的价值不是很大,只是又多了一场考试。由于模拟考试的出卷老师不是高考命题的,有些命题人也不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所以李主任提醒大家:不要过多注重模拟考试的成绩,而需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考生在填志愿是要保持坡度。填报志愿有坡度,成绩兴趣供考虑。考生最先考虑的就是定位问题,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了解和把握。兴趣固然重要,但要建立在对成绩的把握上。模拟考仅做参考。某些考生将模拟考看作填报志愿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模拟考只能作为参考指数之一。因为模拟考是区县组织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高考的难度,其次,部分高中是不参加区县模拟考的,所以也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在本区县内的水平。对考生而言,在参加模拟考时,复习还不够全面,而且考生也未必全身心对待,因此考分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真实实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新闻晚报·升学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