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5:39   南京晨报

  第Ⅰ卷(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呵呵护(hē)整·饬饬(chì)·咋咋舌(zhà)为虎作·伥伥(chāng)B.畏·葸葸(sī)·滂滂沱(pāng)狡·黠黠(xiá)繁文·缛缛节(rù)C.乖·舛舛(chuǎn)·剽剽窃(piāo)果·脯脯(fǔ)焚膏继·晷晷(guǐ)D.·酩酩酊(mǐng)·斐斐然(fěi)颠·簸簸(bǒ)·量量体裁衣(liá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五一”长假,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怡怡·然然·自自·得得地来到黄山。B.姐姐性格孤僻,·卓卓·尔尔·不不·群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C.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三·人人·成成·虎虎,众志成城。D.这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全亏在座的各位·鼎鼎·力力·相相·助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建议试点实施“长短课”,即将语文、数学上课的时间每节安排为45分钟,其他课程上课的时间相对缩短一些。B.专家认为,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药品编码,就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系统及用计算机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C.“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D.人们在惋惜《檀香刑》未能问鼎茅盾文学奖之时,也对莫言43天完成的新作《生死疲劳》提出了种种质疑。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①许多人提倡科学美,但也有一些怀疑者对科学美提出质疑。②朋友从网络中传来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解析彩虹》中译本书稿嘱评。其中提出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③这位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的声音在当代也会产生回响。自古以来,明月为诗人所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民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神话:玉兔舂米、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千古流传,脍炙人口。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吴刚、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来是李商隐自作多情!④骚人墨客还可以举出更多这类煞风景的事,来证明科学这所作所为简直是焚琴煮鹤!⑤果真如此吗?我和道金斯一样不敢苟同,试就上述二例剖析之。⑥雨过天晴,彩虹当空,艳光四射,确实非常美丽。牛顿的分光试验揭开了彩虹之谜———原来是太阳光折射所致。虹桥、天梯、霓裳羽衣等美丽的联想随之褪色,难怪有人感到失望而责怪牛顿,这是一方面。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牛顿的试验开光谱分析之先河,从此以后,科学家利用这个工具,发现了科学世界中前所未见之旷世奇美。⑦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在弥漫太空的星云中找到了有机分子,这一重要发现说明,茫茫天宇到处潜藏着生命的种子,原来我们并不孤独。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宇内存知己,天外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⑧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还发现,遥远星体发现光线之光谱有所谓“红移”———光谱朝波长较长的红端移动,据此先后提出宇宙膨胀说及宇宙起源大爆炸说。后者表明:原来大千世界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太初时一团灼热的熊熊烈焰,这与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的神话异曲同工。宇宙大爆炸的威武雄壮瑰丽奇美难道比不上区区彩虹?⑨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跨出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时,他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每当想起这句名言,心中就涌起一股不可抑制的激情———人类自古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一步好大啊!由登天而激发出的灵感难道还不足以补偿失玉盘之憾吗?苏东坡泉下有知,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诗篇,使他的《水调歌头》不致成为千古绝唱。⑩古典美并不注定要随科学发达而消失。科学时时在开拓新疆域,只要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天涯何处无芳草?”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真和美是统一的。科学使我们更接近真理,怎么反倒不美了呢?这就是为什么不敢苟同济慈对科学美的质疑,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他的《夜莺颂》。4.某些人举出科学破坏美感的依据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B.牛顿的分光试验揭开了彩虹之谜,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C.阿波罗号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证明月球坑坑洼洼,并不像诗人想像的那样美好。D.玉兔、吴刚、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5.第⑥段中“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不属于“另一方面”的一项是()A.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在星云中找到了有机分子,说明天宇中潜藏着生命的种子。B.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的红移现象提出了宇宙膨胀说和宇宙起源大爆炸说。C.科学家推断出世界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团灼热的烈焰。D.人类登月成功,美梦成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6.作者不认同济慈对科学美的质疑,其理由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利用牛顿的光谱分析,发现了科学世界中前所未见之旷世奇美。B.宇宙大爆炸的威武雄壮瑰丽奇美要远远胜过区区彩虹之美。C.科学使我们更接近真理,所以人类要发展只需要“求真”的科学美。D.由人类登月成功而激发出的灵感足以补偿失玉盘之憾。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与艺术不对立,因为科学求真,艺术唯美,真和美本是统一的。B.美丽的彩虹原来是太阳光折射所致,有人感到失望而责怪牛顿是可以理解的。C.宇宙大爆炸说完全破坏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带来的美感。D.作者不认同济慈对科学美的质疑,但并不否认济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凯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率然,吾将何事!”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纵·横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注:①纪纲:仆从。(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州·辟辟议曹从事辟:开辟B.唯衡阳独无·讼讼者讼:批评C.若九郡·率率然,吾将何事率:全,都D.于余姚立邸,颇·纵纵·横横纵横:气焰嚣张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悉裹·以以苇席,弃之路傍相如度秦王特·以以诈佯为予赵城B.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之别。愿伯具言臣·之之不敢倍德也C.·其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惑而不从师,·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于齐武帝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于远近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府征召为官,元徽年间任建康令时,用“牛认主家”法巧破盗牛案,使盗牛者伏罪。B.顾宪之拒请托,抑贪残,性格清廉节俭,因此百姓感到心平气和。C.顾宪之衡阳为官时,一心为民处置瘟疫造成的祸害,并教化民众破除迷信,使全郡大治。D.顾宪之虽连任郡宰,却少有资财,“不免饥寒”,足见其一生清廉。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3分)译文:(2)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4分)译文:(3)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2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①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②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①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②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下句的双桥即指横跨在溪水上的两座桥。(1)说说“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描绘出了怎样的景物特征以及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使人联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者同样是用比喻来塑造形象,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请作简要分析。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①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②,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③,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④,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⑤;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我建议你去苏堤。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8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注,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的天才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原文有改动)14.“疏浚西湖”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的杰出政绩,请结合原文,分点陈述苏轼做了哪些事,表现出了他的何种品质。(8分)答:15.结合文意,说说“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这句话的含义。(5分)答:16.写一段话,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40字以内)(6分)17.说说本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行文有什么好处。(3分)答:六、(15分)18.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解说“文化的循环”的含义。(6分)

  世界上自从有了文化也就有了经典,自从有了经典才有了文化的有效传接。经典制度是先辈为后代设置的一种用心良苦的圈套;有意把某一本书神化,并规定为代代人启蒙和深造的权威读物,制造出一壁完美的不可企及的错觉和神话。久而久之,经典崇拜就成了人类不可动摇的习惯。大家世世代代都说这本书好,翻开一看:果然好。———其实人们评价的标准和趣味也是一种习惯的产物,这种标准和趣味本身就是经典培养的结果,经典的精神和价值早已化作一种气氛弥漫入社会的日常之中。人们就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循环之中,成为经典的奴隶而不自觉。答:19.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含义和作用。(4分)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提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意思是,强调。20.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3分)答: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七、作文(60分)

  21.以“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得在文中透露真实的学校名和人物姓名;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咋zé,B葸xǐ,D量liàng)2、D(A句不是表现旅客的心情,根据前文,应用“络绎不绝”;B“卓尔不群”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C“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3、A(B结构混乱,在“建立”前加“为”或删去“打下坚实基础”;C句意不明确。“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以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以理解为二者全包括;D“质疑”就是提出疑问,不可提出“质疑”,改“质疑”为疑问。)4、A(此项是结论,不是依据)5、D(“另一方面”是针对牛顿的分光试验说的,ABC三项都能说明“牛顿的试验开光谱分析之先河,从此以后,科学家利用这个工具,发现了科学世界中前所未见之旷世奇美。”)6、C(“只需要‘求真’的科学美”错)7、C(文中第8节有“这与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的神话异曲同工”这句话,所以“完全破坏……美感”错)8、C(A征召;B诉讼,打官司;D高大,气派)9、B(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A均为介词,用;C均为代词,那些;D均为介词,被。)10、B。“甚得民和”是指得到百姓的拥护。11、(1)(顾宪之)揭发奸邪或藏匿的罪犯,大都采用这类的方法,当时的人称他为“神明”。(3分,每句1分)(2)顾宪之到任后,分别通告所属各县,寻找死者亲属和朋友,要求对死者全部殡葬。(4分,每句1分,“下车”“分告”“亲党”“悉”译不出不给分。)(3)吕文度深深怀恨他,但最终难以加害。(2分,每句1分,“衔”“卒”译不出不给分)12、(1)景物特征:①江城如在图画中似的,所以显得美丽;②在晴朗的傍晚凭高俯瞰,山水因而显得明净。在全诗中的作用:统摄全篇,下面的四句写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2)异:前者把双桥倒影比作彩虹,后者把瀑布比作银河;前者写瑰丽的色彩,后者写奔腾的气势;同:想像丰富奇特,笔法活泼空灵。13、①枯松倒挂倚绝壁②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③哀吾生之须臾④苟利国家生死以⑤俭,德之共也14、①任杭州通判时就有心治理西湖,表明他忧国忧民;②任杭州知州的次日就组织人力调查踏勘,表现他的踏实作风;③向皇帝上呈奏议,表现他的深谋远虑;④挖葑筑堤,表现他的天才构想;⑤完成了规模浩大的工程,却不居功自傲,表现他的博大胸怀。(评分标准:每点2分,写出其中的任意4点给满分。)15、苏轼和岳飞一位是呕心沥血治理西湖的旷世奇才,一位是横刀跃马喋血沙场的民族英雄,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雨丝滋润着杭州千家万户的黎民百姓。(评分标准:“他们”指“苏轼和岳飞”,1分;“智慧和生命”分指“呕心沥血治理西湖的旷世奇才”和“横刀跃马喋血沙场的民族英雄”,2分;“堤上的绿树红花”喻指杭州千家万户的黎民百姓,2分。)16、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动静结合,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苏堤春晓图。(评分标准:“比喻”、“拟人”各1分,“动静结合”2分,“描绘了一幅苏堤春晓图”2分。)17、更有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作者感情。(评分标准:每点各1分,共3分)18、前人为后人(或“先辈为后代”)规定了经典(2分),后人用经典培养的标准和趣味阅读经典(2分),进一步强化了对经典的崇拜意识(2分)。19、示例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分),意思是任用某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人家就干脆别任用他(2分),强调用人重在信任。(2分)示例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意思是价格低廉的东西肯定不好,好的东西肯定价格不低廉,强调事物的价值和获取它的代价相当。示例③:“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意思是烧水时发出声响表明水还没有烧开,水真正烧开了反倒不会发出声响,强调真正有本领的人不会自我吹嘘(或: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没有真才实学)。20、参考答案: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逸豫可以亡身③艰苦的环境能够使人练就强健的体魄,更好地生存。21、(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顾宪之字士思,吴郡人。祖父顾凯之,曾任南朝宋的镇军将军,湘州刺史。顾宪之不到二十岁时,州府征召为议曹从事,又被举荐为秀才,接连升为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等。元徽年间任建康县令。当时有盗窃耕牛的人,牛被主人认出,但偷窃者也称牛是自己的,两家的讼词、证据都一样,前任县令不能判决。顾宪之到任后,把这状纸翻转过来,对两家说:“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于是下令解开牛,任随牛走往何处。牛直接走回到原来主人住宅,偷窃者才伏地认罪。顾宪之揭发奸邪或藏匿的罪犯大都采用这类的方法,当时的人称他为“神明”。至于有权势的人的请托,官吏们的贪残,他都根据法律公正处理(拒绝请托,打击贪残),从不偏袒和放纵,品性又清廉节俭,尽力治政,得到了百姓的拥护。齐高帝(萧道成)即位后,顾宪之被授予衡阳内史官职。在此之前,衡阳连年瘟疫流行,很多人染病而死,棺木价格昂贵,人们只好用苇席包裹尸首,丢在路旁。顾宪之到任后,分别通告所属各县,寻找死者亲属和朋友,要求对死者全部殡葬。如果是家人都死了的,百姓又患病无助的,顾宪之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派仆从设法去救护他们。当地风俗,老百姓患了病,就说是先人带来的灾祸,都掘墓棺冲洗枯骨,说是“除祟”。宪之向百姓晓之以理,说明生死之别,祸事的不相因,这种风俗于是改正过来。当时刺史王奂到各地督察事务,发现只有衡阳没有诉讼官司,于是感慨地说:“顾宪之对百姓的教化达到了极至,如果全国都这样做,我还需督察什么呢!”不久,顾宪之担任太尉从事中郎。后又外放为东中郎长史,掌管会稽郡事务。山阴人吕文度在齐武帝面前得宠,在余姚建宅邸,很是气派。顾宪之到任后,即上表要求拆除。吕文度后来回乡葬母,各郡县争先恐后去吊唁,而顾宪之却不理睬。吕文度深深怀恨他,但最终难以加害。等到高祖继承帝位,顾宪之已得病且逐渐加重,于是坚决请求回吴郡老家。天监二年,在家中被授予太中大夫。顾宪之虽在地方任职多年,但并没有什么财物,回家时,唯有四周土墙,别无长物,不免陷于饥寒。天监八年,在家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如皋中学简介】

  创建于1902年的百年名校江苏省如皋中学,现在是江苏省四星级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办学条件,突出的办学业绩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之成为江苏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名师办名校,让名校出名师”是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一直致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现在职的210名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08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南通市名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五十多人。

  【命题教师简介】

  郭祥圣,高级教

  师,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如皋市语文学科带头人。1962年9月生于江苏如皋,1984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8月分配至江苏省如皋中学任教至今。1995年11月至1997年7月参加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4年7月—12月参加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06年10月获江苏省高中语文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多年任教高三年级,担任备课组长,教学成绩突出。曾在《语文世界》《作文成功之路》《中学生作文指导》《新高考》《中学语文报》《成才导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为《语文月刊》《新高考》等杂志编拟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编多种教学辅导用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