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冲刺备考:三大题型例题详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11:08   扬子晚报

  高考即将来临,基于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的细致分析,本文归纳出如下几个范畴,同时列举了出题背景及其可能性和相关的写作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裨益。

  1、人生观、价值观范畴的考题

  例如:以“快乐”为话题、以“成功”为话题。

  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古以来作文立人的永恒主题。正是因为这类主题在平时的教育、学习中被学生不断地接触,难以写出新意,不易区分水平,所以在高考中直接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小。

  但如果遇到这样的考题,写作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立意一定要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方向在社会文化中有定论,没有必要为了出新出奇而颠覆传统。

  ●可以在材料的选择上突出时代感。

  ●写作的时候注意理性的议论和感性的抒情相结合。

  2、生活中的美德范畴的考题

  例如:以“爱心”为话题、以“宽容”为话题以及2001年的全国卷作文——以“诚信”为题。

  中国社会20多年来持续变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部分美好品德也面临着丧失的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考作文以此为作文题,并借此促进学生以及全社会对美好品德的信仰是很有意义的。2001年的全国秋季高考作文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近几年来,社会诚信渐渐丧失,假名牌发展成假酒、假药;打假发展成假打;情况之严重使总理在高等学府提出“不做假账”。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200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是很切中时弊的。但上海的考生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来得晚了一点,但刚刚过去的2006年的高考作文毕竟让考生在一个更加开放的题目下去呼唤、挽留、保持生活中的美好品德。

  对于这样的作文,写作时要注意:

  ●对题目的解读要深入、细致。比如“诚信”,人言为信,写作时可以强调这一点;比如“宽容”,“宽”和“容”有不同的意义;再比如“合作与竞争”,写作时要揭示出两者的关系。

  ●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读,赋予其厚重的社会意义。去年上海高考中有一考生“想握住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的手,以表达我的崇敬、我的支持与我像你们那样敢于真言的决心”,就是凭借作文中厚重的社会意义而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避免空谈,要具体、实在。

  3、社会热点范畴的考题

  例如:“网络”、“选秀”、“80后”、“

百家讲坛”、“啃老族”等等,此外,最近的上海高考可以归入此类的有2000年秋考(为世博会定主题)、2001年秋考(文化遗产)、2002年春考(流行文化现象)、2003年秋考(杂)、2004年秋考(忙)和2005年秋考(文化生活)。

  进入21世纪,古老的中国社会与新奇的现代文明在各个层面发生交融和碰撞,由此这片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值得我们思索的事情。作为即将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有责任知道事情的发生,有责任思考事情的内核,有责任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出这样的考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于这样的考题,做到下面几点会让文章更出彩:

  ●见解有新意,不妨颠覆传统。

  ●正因为可以颠覆传统,所以尤其要言之有理。

  ●展现出作为青年人的气息。

  ●从世界、人类、未来的角度,从文化、精神、道德的层面看问题,不要就事论事,要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作文更有前瞻性的眼光。

  考生要在备考时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张明)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