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7高考:仓促辅导考生无心“押”中物理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16:18 信息时报
恢复高考 老师比学生更紧张 “听说国家今年要恢复高考了”,1977年下半年,广东省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高中物理老师禤锦科被这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每个人都无法证实消息的来源以及真实性,禤锦科也感到难以置信,他在脑子里努力回忆对于高考的印象,毕竟,自1966年起,高考已经中断11年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展开,当时中央说取消高考,省实部分学生高呼万岁,“闹革命”已经让他们无心读书,更不愿考试,部分学生贴出大字报,庆幸取消高考是“搬走了压在学生头上的一座大山”。1968年,学校虽然“复课闹革命”,但在当时“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学风下,学生对读书并没有多大兴趣。以后,学校教学虽然逐步恢复正常,但事实上学生也并没有学到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识。在禤锦科的记忆中,当时的物理化学合成了一本书——“工农兵知识”,里面讲的基本是一些“开拖拉机”、“水电灌溉”等注重实用的基础知识。 如果真的恢复了高考,那该怎么办?禤锦科不免有些紧张,要知道这可能是他第一次带毕业生进行高考复习,毫无经验可言。这种紧张的情绪甚至体现到了学校的每一名教高中毕业班课程的老师身上。但当随后“恢复高考”的传言被中央媒体证实之后,老师们才真的紧张起来:此前并无充足的准备和系统的复习,依照当时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万一他们在高考中考得很惨,老师的颜面何存?这种不安甚至成为某些老师的一种思想包袱。 突然恢复的高考对于那些渴望读书的学生和知青来说,简直就是一次“由死到生”的“大赦”,他们以火热的激情踊跃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但对于老师来说,则不啻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他们对这场关乎荣誉的战斗毫无思想准备。学生的热情更加加重了老师的紧张情绪。确切地说,第一次高考,老师要比学生更紧张。 “思想准备不足,复习时间紧张,文化基础差,缺乏教师、教材和资料”,“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猜中考题 名声大噪惹来“麻烦” 高考在即,学校如临大敌,“文革”前指导高考的老师都被找过来,指导年轻教师或帮助学生复习,毕业班的老师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禤锦科紧张地忙碌着,泡图书馆、资料室,回家翻箱倒柜,寻找一切可能用的教材和资料,甚至连自己当年读书考试时用过的东西都翻了出来。 让老师们稍感宽慰的是,“文革”后首次恢复的高考还相当于一次“试点”,本身就因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而显得有些“不正规”。当年省实的应届毕业生并未全部复习迎考,学校只是挑选了六七十名成绩不错的学生参加,加上社会上来听课的知识青年,总共也不过八十多人,当时组成了一个复习大班。 根据高考的特点和要求,省实的高考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由于时间紧张,老师们白天要给学生正常上课,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给考生复习。复习课每天晚上至少安排2个小时,每次分学科上,各科老师轮番上阵。上课以讲为主,老师将知识的系统、重点和纲要理出来,再将高考可能考到的知识集中起来讲解,课后再布置作业。这样密集的复习课从当时确认恢复高考的消息时起,一直持续到了考试开始前几天。 临考前,省实给考生们做了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由各科复习老师自己命题。没想到这次“例行公事”的考试,日后居然让当时负责物理复习的禤锦科和刘德煌两位老师“名声大噪”,他们也因此惹来了“麻烦”。在当年的高考中,物理试卷上的一道试题居然与此前省实举行的模拟考试中的一道物理题离奇相似。简直不可思议。高考过后,学生们欢呼雀跃,感叹物理老师真“神了”,居然能猜中高考试题。 消息传开,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派人下来调查——由于恢复后的首届高考实行各省自主命题,上级怀疑是否高考试题泄密了。调查最后当然是无功而返,那不过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而已,事后甚至连禤锦科和刘德煌都觉得有趣。 次年再战 复习课连讲12小时 1977年首次高考的仓促上阵一度让禤锦科这个“新手”手忙脚乱,但他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1978年第二次高考复习来临时,他显得镇定从容。 这一次,省实的几百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高考复习中,无论老师和学生都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真正进入了复习迎考的状态。较之第一年,这次的复习也显得系统、正规多了,资料准备得很充分,老师甚至在考前给学生上了心理辅导课,指导考生进考场前如何调整心态,考试中遇到难题怎样克服紧张情绪。因此,在禤锦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是从1978年开始的”。 成功通过首届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和知青们让人羡慕不已,也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加入到考大学的行列中来。当时的学生和知青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之高、付出努力之大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当时的课堂纪律之好、学生求知欲望之强、学习自觉性之高更是令人惊叹。在禤锦科的印象中,那是他自“文革”开始后十余年来第一次看到那么热烈的学习氛围,甚至在他以后的教学经历中都极其少见,“仿佛这么多年来没有比此时这么想读书的”。 尽管全体师生对于第二次高考都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要想在考前短暂的几个月里系统的复习完高中的全部知识,还是显得很困难。时间紧迫,老师们便只能尽可能地延长讲课时间。在禤锦科的印象中,有一次他的物理复习课从早上8点一直讲到了晚上9点,中间除了短暂的吃饭。最后,他的嗓子哑了,完全发不出声,当天的复习这才宣告结束。当时,一个学生建议老师回家后含10粒“六神丸”在喉咙处,第二天就能说话。禤锦科依计行事,第二天果然恢复了发声。这个建议后来成了他的一个秘方,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屡试不爽。 难忘的1977 永远的1977 1977年的高考来得太过突然,对于当时负责毕业班的中学老师来说,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思想准备不足,复习时间紧张,文化基础差,缺乏教师、教材和资料”,但仓促上阵的指导老师也从这次复习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都成为他们日后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77/78级高考人物谱 【经济界人物】 屠光绍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1978年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经济学硕士。 王益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1978年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经济学博士 易纲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经济学博士。 李东生 TCL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78年考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 徐刚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1977年入读浙江台州师范专科学院(现改名为台州学院)数学专业。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经济学博士。 禤锦科: 196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后进入广东省实验中学任教,原省实校长,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校长,2007年2月退休。 (记者:胡非非)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