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07年高考语文作文:例题及答题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18:16   南京晨报

  每年高考,能否打好头一炮,作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拓展思路,我们特别邀请了南京教育界两位作文指导名师,为大家精心命制了一组作文题。虽然每位老师只出了几道题,但题型较全,且内容涉及人生、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出这些题,不是猜题,而是让大家多见题型,增强适应能力。看看题目和提示,也能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命题人喻旭初

  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提到儒家思想,不能不想到孔子和《论语》;一提到“唐韵”,不能不想到李白、杜甫及其代表作;一提到现代文学,不能不想到鲁迅和《阿Q正传》;一提到语言,不能不想到引以自豪的中国文字;一提到过节,不能不想到春节、端午和中秋;一提到文明行为,不能不想到礼义廉耻;等等。所有这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缺乏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往往只能跪倒在别人面前。虽然随着历史的演进,传统也面临挑战,但我们始终无法割断与传统的联系。

  请以“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2)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提示

  (1)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涉及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你可选择其中的一点,联系“身边的”实际,加以展开。

  (2)如果写议论文,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辩证分析;在论述时可引用鲁迅“拿来主义”的有关观点。如果写记叙文,可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方面,说一个颇有文化含量的故事,以此说明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的态度。

  2、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转型的时代、发展的时代。有人说,现在的生活真精彩;有人说,如今的生活很无奈;有人说,眼下的生活既很丰富也很复杂;有人说,不管现实怎样,我按我的方式生活。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1)材料中的四种说法,是不同的人对现实生活的不同感受,都部分地反映了客观现实,不能不作具体分析就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这就叫“全面理解材料”。

  (2)“生活”的内涵极其丰富,你应化大为小,选择上述材料中的一种看法,联系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这就叫“任选一个角度”。

  (3)规定写议论文,就要在“议”字上下工夫。首先要概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其次要分析对生活之所以产生各种看法的原因,最后要阐述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眼前的生活(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参与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创造生活,既不浮躁,也不气馁,在生活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不少教育界的专家都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许多学有所成的人说:“学好语文,受益终生。”于是有人总结说:语文即人生。

  你已学了12年语文,你怎么看待语文?你又是怎么学语文的?有什么收获、体会?又有哪些困惑、苦恼?请以“我与语文”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定。

  提示

  (1)写的是“我”,不是别人;谈的是“语文”,而不是别的学科。

  (2)既然是写“我与语文”,就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绝不能虚构。

  (3)可以叙述自己学语文的故事,收获、体会或困惑、苦恼包含其中,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用自己学语文的经历作论据,侧重阐述对语文的认识以及学习语文跟自己成长的关系,写成议论文;语文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写成说明文。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眼下的许多人,特别是某些当权者,把“快”当成了宝贝,完全失去了对“快”的公平、公正、全面的评价,导致诸多失误。据心理学家总结:如今人类的焦虑、不安、抑郁、紧张及许多疾病,都与我们生活中对“快”的追求有关。是“快”改变了我们,却让我们过得并不幸福。“快”在许多方面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心理学家发出忠告:请把追求的脚步放慢一点,去掉几分急切,留住几分清闲,让自己开心一点,让社会和谐一点。

  请以“放慢脚步”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

  提示

  (1)“快”与“慢”是相对的,且各有利弊。本题侧重点在“慢”字上。你应该想到中央政府今年之所以要把“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的深层含义。

  (2)可以叙述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不急不慢、按规律办事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在指出一味求快的危害的同时,重点阐述适当放慢的好处,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多方联想,广为引证,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成散文。

  (3)可以举的例子很多,小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健康,大到城市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等等。

  5、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定。(1)细节(2)俗与雅(3)战胜自己

  提示

  以《战胜自己》为例:

  (1)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易,要战胜自己更难。题目中的“自己”既可以指你本人,也可泛指。要想使文章真切感人,最好写你本人。

  (2)到底要战胜自己什么?是懒惰、软弱、狭隘、自卑,还是高傲、任性、粗心、固执?对此要作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要懂得: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清醒地生活、健康地成长,进而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成就一番事业。

  (3)可以叙述自己或某个人战胜了自身的弱点而取得进步的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紧扣题目,论述什么是“战胜自己”、为什么要“战胜自己”、怎样才能“战胜自己”,写成议论文,重点放在第二部分。

  命题人张曙光

  南京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1.以《储蓄》为题写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提示

  这是一道单概念命题作文。写作此文的关键在于立意。按字面解释,“储蓄”的意思是“钱与物的存积”。如果照此立意,也未免太窄了,也太浅了。“储蓄”还有它的引申义与比喻义,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对以往事物的深刻记忆,或是对自我有着非常影响的一段人生经历、一种

人生感悟。此题可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性散文。切不可大而化之,信马由缰。要发挥所长,或细腻感受、或深刻领悟,让文字真正经过心灵的过滤,饱蘸生命的“汁水”。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又有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还有人说:拼命耕耘,往往却无收获……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又称后话题)作文。其含义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极富思辩性。同学们要围绕“耕耘”与“收获”两者的某一种联系,表达自己的主见,展示自己思维深度。不要面面俱到,逐一加以叙描、议论,这样便会主旨不明,文意难免肤浅芜杂。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忍受、承受、享受。可以说,每个人对此都有亲身的体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

  这是一篇多概念关系类作文,依据要求,也可以写成一篇单概念话题作文,同学们可由自己的生活积累与生活体认来作选择。如果单概念话题作文,可挑选“忍受”、“承受”、“享受”三者中的一个方面来写。切口小的文章便于真情实感的抒发。尽力开掘文题内涵,避同趋异,弃浅求深。如选“享受”,可写“非常享受”,“痛苦”亦可“享受”,“挫折”亦可享受。如写成多概念关系类作文,要抓住二者乃至三者的关系,或因果,或条件,或递进……写出过程,写出变化,写出独特的人生感悟。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生活中一组真实的镜头。某市有一位老者,每天晨练时,遇见行人总会微笑,举手示意,道一声早安。行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位西装革履的行人高昂着头,视若无睹;有位中年男子张口结舌,莫名其妙;有位少妇露出鄙夷的眼神,闪到路的一边;上学的小朋友们毕恭毕敬,行礼问好;一位外国人露出微笑,回应老者,道了一声“morning”……此情此景,让老者心潮起伏,感慨不已。老者依然故我,一如既往地向熟悉或不熟悉的行人微笑,示意,问好。行人的反应还是那样,不过,无动于衷、莫名惊诧乃至于鄙视的神情少了,热烈回应、真心赞许的神情却多了起来。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

  这是一道对社会现象进行事理剖析的作文题。材料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老者的礼貌和善与执著坚持,人们的各异反应与对老者行为的逐步认同……因而此题的含意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不和谐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

和谐社会如何营造?我们要在寻常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从而发人深思,引人和善。写作此文要就事论事,切不可脱离材料本身而任意联想,高谈阔论。而要条分缕析,道出新见,揭示实质。此文一般写成议论性的文章。不过,也可独辟蹊径,将自己化为这一情境中的人物,或老者,或行人,写出细腻情致,写出生活底蕴。5.阅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作文。生活黄广清 新加坡 荷们擎起所有的疲惫,托着下坠的月光。这首诗,带给您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写一篇
读后感
。字数不少于700字。

  提示

  读后感的写作,应引起同学们足够的关注。一般说来,“引—提—析—联—结”是读后感的常规思路。要写此类文章,关键在于“提”,要“提”得“准”,“析”要“析”得“深”,“联”要“联”得“实”。真正做到有感而论,发诸真情。这首诗形象鲜活,意蕴深厚。“疲惫”、“下坠的月光”别有寓意,“擎起”、“托着”更是力度挺拔。“荷们”既有其“形”,又有其“神”。形神兼具,便能泛起情感的涟漪,悟出生命的真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3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