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语文卷:平和中有威严 传统中显时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0:59   山西晚报

  中新山西网6月9日电 与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2007年的考题可谓平和,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甚至没有使人惊讶和意外,一切都在考生的视野和意料之中———朴素自然,不加雕饰,让考生觉得似曾相识,温和、慈祥,极具亲和力,给广大考生以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但它决不平庸,平和中蕴藏着威严,传统中显示着时尚。

  尤其是作文一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图画材料作文,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优点于一身,形象生动可感,激活了考生的思维,激发了考生的热情,给考生创设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极为广阔的空间。这对于语文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试卷仍然分主、客观两卷,题的数量仍然保持在21个,主客观的计分模式还是30+120,这有利于考生腾出时间思考、领悟与表达。

  从试卷涉及的语言材料来看,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通俗、规范。这些材料既便于设题,也便于考生快速浏览和阅读。

  二、时代特色鲜明。整个试卷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活泼而不板滞。诸如开发区、大西北、社会公众专利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都进入阅读材料,关涉政治、新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同时也提醒考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

  三、对传统文化的关怀。无论是文言阅读材料、诗歌鉴赏材料,还是语言表达及运用涉及的材料,都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即使是现代文阅读材料,也蕴涵了传统文化的许多因素,比如,传统手工艺、古琴艺术、高山流水、苏武牧羊等。

  除此之外,本套试题还有如下特点:

  从简考查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共设四个客观选择题。分别考查了错别字辨认、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和语言的连贯等四个点。

  汉字的读音、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词的区分、文学常识等其他考点,没有单独考查,这避免了因基础知识考查过多而造成的繁琐。

  字形、成语题涉及的材料普通而常见,使用频率高,没有生僻的词语,兑现了只考常用字的承诺。

  语言表达的考查更加生活化

  本部分三个题突出了对语言的简明、得体以及仿写能力的考查,回避了不少老师、考生猜押的所谓新潮、时尚的题型。

  其中18题的材料是一张便条,是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应用文的语言要求是简洁、准确、规范,而考题所提供的材料,乱用文言词语,不看对象,不论身份,不分场合,失去了应用文应该具备的基本交往功用。

  20题巧妙地将比拟、对偶修辞使用的考查与仿写能力的考查套在一起进行,可谓一箭双雕。既经济又高效,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用能力。

  诗歌鉴赏重在对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的把握。本题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材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望江南》。读这首词,首先要借助于注解,明白本词写于作者在密州任上。作者登临超然台,眺望满城风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春柳”点明季节特征,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词的下片重在抒情,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作者却公务在身,欲归而难归,只好自我开解,自我安慰,“休对”“且将”就是最好的解脱办法。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充满春意,生机勃勃,作者自己却老大无成,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并不能真正“超然”,这种似是而非的境界,正是苏轼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情景关系,历来是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命题者在众多艺术手法中看中考查这一点,可谓抓住了诗词鉴赏的关键。

  默写题关注考生的文化积累

  这部分仍然是5分的分值,试题采用了二选一的模式,充分地考虑到记忆的或然和不确定因素,给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充分地表现了命题设计的人文关怀。

  其中一题考查的是《劝学》中的一段重点句,另一题考查的是屈原《离骚》、杜牧《阿房宫赋》、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均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背诵和积累的名言名句。

  但本题要求严格准确,任何漏字、错字、别字、加字,都不可以得分。

  文言文阅读注重实词考查

  材料出自《后汉书.宋均传》,仍为史传类散文,主要人物宋均,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官吏。

  他为官“务退奸贪,思进忠善”,他的恩德感动了民众,显而易见,这样的人物与事迹本身就具有现实教化作用,与反腐倡廉、诚信教育的时代主旋律是一致的。

  从命题设计看,第1卷中的3个题全部采用“四选一”单项选择题型,一个是对文言实词(失、摹、祠、挠)词义的解释,一个是对关涉人物行为性格(恩德感动民众)句子的理解,一个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在第2卷的主观翻译题中,重点考查对文言实词“咎”“忧恤”“易”等的理解以及疏通语言的能力,这些词语及句式出现频率高,用法典型。

  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分考题淡化了对文言语法的考查,既没有考查复杂的词类活用,也没有考查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重在考查基本的阅读能力、疏通能力和翻译能力,抓住了文言文阅读的关键。

  现代文阅读要求把握写作主旨

  题型承袭往年的模式,一篇是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科文,涉及文化遗产、文化综合体、物质符号等关键词语,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另一篇所选材料是吴锦华写的《总想为你唱支歌》,曾获

中央电视台、中国作协、全国青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爱中国”征文一等奖。

  吕锦华有一颗真诚透明的爱心。她在这个社会上执拗地寻觅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情感,美的心灵。她热爱这个生她养她哺育她的世界,她认为:尽管生活中有丑恶的东西,但文学是高尚的,应该力求将生活中的真善美奉献给读者。

  她的散文,写自己对生活的炽热情愫、对人生理想的赤诚向往。在她的笔下,既有江南水乡家园的秀气,更有戈壁沙滩原始的悲凉,而且作家似乎更崇尚一种雄劲有力的美,那是生命的美。

  比之那些精致有余气度不足,或者乍看气势磅礴、细品却底蕴轻薄的文章,吕锦华的充满生命内蕴的篇章“厚”且“实”,她的散文,是用心灵唱响的一支深沉的歌。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阳光却又厚重,特别适合中学生阅读。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更看重考生的主观表达。在构题上,命题者重在考查对作者写作主旨的把握,对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啊,总想为你唱支歌”一句,是作者感情基调的主旋律,为大西北唱赞歌,为黄土地唱赞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归结点。

  抓住了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写作的主旨,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刘补明(太原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注:文中观点代表老师个人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