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名师点评黑龙江高考题:英语难度略有降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4:37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点评教师:徐莉萍(哈师大附中一级教师)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难度略低于去年,没有偏、难的题目。整套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本学科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

  听力部分的录音语速适中,语音清晰。试题的难度变化不大,基本与去年持平。涉及到的话题有现场介绍歌手,父母送孩子生日礼物,求职失败,关于上班迟到的讨论等。

  单项选择题型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试题总体比较平和,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题干设计简洁,意境明确,没有偏长、偏难的句子和词汇,所考查的知识面相对集中。强调了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淡化了对语法的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动词及词组的辨析、非谓语动词和连词仍然是该部分考查的重点。今年的单项选择题充分地体现了在语境中运用知识的原则。

  完形填空试题的选材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材料难度适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语篇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用的综合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的五篇文章题材和体裁多样,材料真实,语言地道,信息量大,覆盖了记叙文和说明文等文体,涉及到故事,传记,社会人文,科普知识。文章篇幅长短适宜,难度适中。从题目的设计上看,今年的阅读试题不偏、不怪,推断题型的考查比重仍然很大。

  写作部分的短文改错共有9句话,记叙了作者和祖父关于手纹的一段对话。改错点的分布为正确1题,漏词1题,多词1题,改词7题。文章贴近中学生生活,难度不大。写作的第二部分:书面表达是直接检测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题型。今年的书面表达是一封书信,要求考生在信中介绍自己理想中的英语笔友的条件。书面表达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空间。

  点评教师:闫凯东(哈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长、高级教师)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对于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的考生比较有利。试题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稳———重基础。整份试卷保持了去年的特色,没有难题为难考生,试卷内容遵循大纲,整体构思稳定,学科内综合性强,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梯度由简到难日趋完善。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没变。

  变———稳中有小变化。难度低:试卷总体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中学的教学实际。试卷的难度比较适中,从知识考查的难度到能力考查的深度来看均比去年、前年都有下降。基础题让学生意外,基本上都是平时模拟时常见到的题,但得高分却很难。分值略有变化:36题由去年的16分变为15分,37题由去年的20分变为21分。今年Ⅱ卷每道小题分值比以往低,题数增多了。

  活———考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突出考查了考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分析、辨别能力,紧扣教材,不强调知识覆盖面,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考查即重点部分重点考查。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考查。

  特———地理特色强,学科特征鲜明,突出了图表的考查。地理试题仍旧充分利用了地理图表这一载体知识,强调图文并茂,地图知识考得较多,以地图、图表“语言”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地理素质。本套试卷中的地理题有7幅图和一张表格,除选择题第1、2题外,每组试题均以地理图表引出。所选图表无难、怪、偏,基本上都是学生常见的。大题37题所选区域地图都比较容易辨认。

  点评教师:展妍娜(哈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一级教师)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结构更加合理,客观试题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试题立足基础、回归教材、突出主干知识的命题内容不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路不变,用图、表考查考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2007年历史试卷的特点是:仍然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突出的变化是客观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即使是考查记忆再现的试题,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教材的表述结构和语言形式。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和学科之间知识平滑衔接,以史为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试题变化:体现对知识的抽样检测,选择题部分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客观试题难度加强。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呈现形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非选择的开放性较强,它鼓励作答者就一个问题进行解释、说明、推理、论证和探究。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学科的知识系统与试题的测试系统进行对接,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即进行再现和运用。

  点评教师:张彦宝(哈师大附中一级教师)

  2007年文综试卷政治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但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命题注重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试题的突出特点是,紧扣“民生问题”,主观题几乎全部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客观题先难后易,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以主观题40题(6)为例,“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题干分两段设问,虽然题目有一定的“限定性”,但因为要结合表格思考,所以对学生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问可谓巧妙,有点儿研究性学习的味道。

  客观题以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并强调答题原则,从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也表现为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试题整体具有形式灵活、设问科学、考查全面等特点。如关于价值量的计算、稿酬的分配形式、

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画家的作品等试题,都突出了政治学科自身特有的思维要求。

  点评教师:杨慧(哈师大附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试题覆盖面较好,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非重点章节仍保持以往比例,考查的角度较细,注重基本概念;各种典型的运动情景,如平抛、圆周、匀变速直线、变加速直线等都有灵活体现;系统的思想、能量的观点、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考查得均比较到位。

  实验题目,突出考查典型实验、典型方法、常规技能。典型实验: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典型方法:电学实验中的用半偏法测定电表内阻;常规技能:实验误差的分析讨论。

  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如果平时不经过严格规范的物理基本素质训练,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试卷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基本规律灵活解决物理问题,能够根据题意正确建立物理模型(选择20题,计算24题)。

  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突出。一方面体现在对物理图像的要求依然不减,如21题;另一方面体现在数学运算和几何关系的寻求上,集中在24题和25题,分别要求学生准确解出数理方程,快速寻求平面几何关系,这在考场上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今年的试卷,依据教材,在知识点的分布和要求上,紧扣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在难度的控制上,满足了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这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的进一步的教学方向。 

  点评教师:吴克勇(哈师大附中教育科研室副主任、化学高级教师)

  今年的理科综合试卷涉及化学的试题共有12题,总分108分。其中,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6分,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非选择题4大题,每题15分。试题陌生度不大,没有过易或过难的试题。全卷试题给人的印象是规范、平实、基础。其具体特点为:

  题目不偏不怪,题型常见,不回避传统试题,反押题倾向明显。例如,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都是常见题型。今年试题中增加了对化学实验等相关内容的考查比例,突出了“化学是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总计近30分,所占的比重比往年明显加大。

  与往年相似,试题设计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融合。第26题是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结合,第27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知识的结合,第28题在考核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将化学计算的考核有机地融合在其中。

  重点知识重点考查,重点能力重点测试。试题重点测试了化学平衡、离子反应、反应热等重点知识。此外试卷还重点测试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鉴于近几年理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今后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放慢教学的速度。今年的试卷再次提示我们,高考的难度确实降下来了,而区分度依然保持良好。我们的教学没有必要加班加点、抢进度,重点应该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降低复习的难度。提高复习的效率,把学生从苦熬时间中、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体,把复习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

  提高思维的变通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变通性。我们应该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情景,帮助学生复习和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提高应变能力。

  点评教师:孙仲平(哈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遗传学博士)

  今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与去年相近,考生最为关心的实验设计命题仍然没有出现,会使考生感觉较为轻松。此外,有些试题与日常训练题相似或相同,这会导致试题的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非选择题虽然仍是固定的30、31两题,但设置的具体问题较去年少,故每小题的分值会更高一些,答准与答全成为决胜的关键。试题特点如下:

  试题内容贴近日常训练,命题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本套试题一直延续全国理综II的命题特点,内容较为保守。有些内容与常规训练极为相似,甚至相同。如选择题的1、2,在多种练习册中都有类似,甚至相同的题;非选择题的30题的I题与2001年全国理综II类似,30题的II题与练习题“DCPTP在光合作用中的实验题”很相似。31题的(1)、(2)大部分设问均为基础且常见的题型。故本套题在解读题干信息方面,表现为以贴近常规练习来减少争议与疑惑。对考生而言,应感觉较为得心应手。

  从考查内容来看,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大。本套试题,考点几乎全部来自于教材的主干知识,如激素调节、免疫、种间关系、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总体来看,这些知识点几乎都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选修内容(选择题的2、3、4和非选择题的31(2))与必修内容考查比例适宜,与考纲要求完全吻合。

  其次,从考查的能力要求看,有些问题注重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30题和31题各有两个小题,以30题的II题与31(1)为主体,设置的问题较多,且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2007年生物命题的特色。

  30题的II题是以实验分析的方式考查种子的呼吸作用:给出两组蚕豆种子,一组是煮熟的,一组是萌发的,加入甲烯蓝后在闭封前、密封过程中、密封后的颜色变化,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解决本题一方面需要依据实验原理“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另一方面要分析蚕豆种子的哪种生理变化与还原氢的产生有关。本题侧重对考生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

  31(1)题是对教材中自由组合定律的规律的延伸。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本题拓展为三对相对性状,要求对其显隐关系和基因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基因的显隐关系判断较为基础,是常规型问题。但三对等位基因在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下,其表现型需要在两对相对性状的基础上进行类推,有一定的难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