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时评:高考作文也应宽容“偏颇的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9:55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廖德凯

  今年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有几篇答卷是围绕“反腐”而展开的,由此还引来了一些争议。上海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指出,同学们应当慎写时政类题材。作文质量是评分的依据,但由于年龄、阅历、政治素养的局限,中学生针砭时弊往往会比较绝对化,甚至还会有失偏颇,这在作文考试中是大忌。

  (6月23日《新民晚报》)看了这位语文特级教师的忠告,笔者算是隐约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作文总是没有思想,人云亦云,四平八稳。原来,阅卷者和教育者总是在教学生如何写出八面玲珑的文章,以期“不偏颇”、“不犯忌”,这如何能让学生们有思想?如何能思考与现实最近的、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在笔者看来,只要不触犯一定的底线,哪怕“偏颇的思想”,也比“没有思想”要好上许多。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学生思想的独见性,并在考核体系中进行鼓励。而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所注重的思想却并非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是一个“标准答案”,以致学生的思想成为了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此之结果,就是造成了思想千篇一律,学生无独立的思考能力,无独立的观察洞见,直接导致无创新、不敢创新,只能因循守旧。

  思想的创新于一个国家如此重要,但却依赖于相关评价体系的引导。作文考试不欢迎不成熟的思想,作文者必然会失去思考的动力而取“流水线产品”。要让国家在各领域都充满创新,就需要国民从小就有思考的习惯和思考的空间。这不仅需要教育者不能以“统一的思想”来要求学生,还需要对学生显得“绝对化”、“有失偏颇”的思考给予足够的宽容甚至鼓励,这是一个国家创新动力之源。

  思想本就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偏颇的思想”,正是这个过程中的一段必经之路。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