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聚光灯再烤“高考状元” 教育记者赛过“娱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09:40   北京晚报

  6月23日,随着北京高考分数的公布,一年一度的“高考状元”新鲜“出炉”,并迅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短短的几小时后,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两位“高考状元”迅速成为公众人物,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从一个普通人到公众人物甚至明星的路程有多远?今天,我们在追述这样一个“蜕变”过程的时候,并非质疑“状元”的含金量和其内在的价值;我们力求反映的,更多的是当下社会公众的普遍心态和集体无意识。

  点灯熬油查“

状元

  学校比“状元”更兴奋

  23日凌晨,为了等待高考分数“出炉”,很多考生“点灯熬油”没有休息。“高考状元”在谜底揭开之前也不例外。

  “我是在夜里2点15分,等完分数出来刚躺下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得知自己是第一名,觉得很惊讶,还以为弄错了。”23日上午,面对众多媒体的记者,理科“状元”林茜透露了自己的查分过程。“当时挺惊讶,心想是不是搞错了。”她很谦虚的表示,自己只是预料到可能会考得比较好,但并没想到会拿到状元。“说实话,我们班里有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实力。”

  文科“状元”张玥则表示,自己是早晨8点左右知道分数的,“成绩不是老师通知的,但是状元这个事是老师通知我的,”张玥表示,“知道后第一时间肯定非常高兴,但是这之后就觉得不要太骄傲了。”

  事无巨细报“状元”

  教育记者赛“娱记”

  “状元来啦!”23日早上9点20分,在人大附中会议室里等了半个小时的媒体记者们被这句话“激活”,纷纷探头寻找目标。当理科“状元”林茜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许多人脸上显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每年寻找高考文理科“状元”已经成为京城各媒体难逃的“宿命”,这天上午,人大附中校园里媒体到得非常齐整,所有纸媒、加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部分网站,规模甚至超过市考试院的新闻发布会。

  “你是几点查到分数的?”“你怎么知道自己是第一名的?”“你模拟考试考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得过什么奖励?”“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接下来记者们的提问事无巨细,颇有“娱记”风格。

  采访进行到一半,趁校长介绍情况的时候,有人把“状元”拉到门外单独问话,一家网站立即向林茜确定在线访谈时间。

  上午10点半,同样的情形在101中学上演。文科“状元”张玥和她的班主任被多家媒体“包围轰炸”,11点30分,新浪网的工作人员直接把张玥拉上汽车去做访谈。当天中午,网民们就在网上看到了“北京高考文理第一名第一时间做客新浪”的消息。而此时,还有几家网站正在等候两位“状元”排出“档期”。

  聊天室里聊“状元”

  学弟学妹找秘籍

  在新浪考试频道嘉宾聊天室,两位状元首次被推向了“前台”,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与公众分享成功的心得及学习秘诀。

  从

学习心得甚至各科的学习方法,到高三一年的心态调节;从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到自己的特长爱好;从每个人
高考作文
的内容,到报考的院校……在这里,除了两位“状元”的照片,公众在主持人的引领下,一步步完成了对两位“状元”的“认知”过程。

  在向公众展示的过程中,理科“状元”林茜不仅介绍了自己平时晚上10点半就睡觉、早上6点50才起床,完全不靠“开夜车”的学习方法,还透露了自己的爱好:“喜欢拉手风琴,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八级考试,平时放松的时候会拉手风琴。”而文科“状元”张玥的一句“只要尽力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则鲜明的展示出了她自信的一面。

  门户网站追“状元”“状元”赶场似明星

  “我们获得消息晚了,等我们赶到新浪的时候,访谈已经开始了,而且几大网站的工作人员也早都赶到了,大家都在门口排队等着接高考状元去跟自己的网友见面呢。”事后,一家网站的编辑在讲起当时的情况时仍然显得不无遗憾。

  在搜狐网于23日下午3点多挂出的采访实录中,开头这样写道:“当林茜坐到记者身旁时,她已经满脸疲惫。据了解,从今天早上8点多她得知自己的成绩后,就不停地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此时已到中午,林茜为了接受搜狐教育的专访,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却丝毫没有抱怨。”

  下午2点23分和3点25分,腾讯网也分别挂出了对两位“状元”及其老师的访谈实录;3点30分,两位状元又同时来到TOM网参加访谈……当上“状元”的第一天,就在这样的重复和疲惫中度过了。

  区长带头夸“状元”庆功座谈接踵至

  24日下午,记者再次拨通张玥家的电话,被告知张玥去开高考座谈会了,区领导要对高考“状元”表示祝贺和鼓励;25日,学校也要开一个小范围的内部座谈会。张玥的家人还告诉记者,24日下午和晚上,为躲避各种采访和见面活动,张玥索性和同学出去玩了。

  张玥的妈妈说,其实除了家里有考生的人,或者孩子即将上高三的人,其他人并不会特别关注高考“状元”,周围很多同事和朋友也并不知道张玥考了第一。

  新浪网组织的“状元调查”则显示,约21.6%的网友认为,高考“状元”应该受到关注,另有50%左右的网友认为,不用过度关注“状元”,或认为他们只是有考试天赋而已。而对于“状元”的未来,63%的人表示“不好说,完全看个人发展”,另有14.6%的人认为,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

  本报记者李莉

  相关链接

  高考分数是不是隐私?

  “高考分数不是隐私吗?为什么不保护我的隐私呢?”这两天,不少考生打电话到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诉苦,因为高考查询分数不需要密码,只要知道学生的准考证号码就能查,这让一些考生感到“很受伤”。“本来就考得不好,不想跟亲戚们说成绩,可是人家一查就知道了,打电话来安慰我,让我更觉得丢人。”

  咨询中心老师认为,从保护隐私的角度说,这种不需要密码的电话查询和网上查询确实需要改进。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给考生造成很大压力,大家对高考分数看得太重。尤其是对“状元”的渲染,给人“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感觉。其实考试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把一次考试成绩看得太重并以此评价考生的做法并不科学。

  专家认为,理想的方式是给查分系统加密,并在发放考试成绩的时候给每个考生一个信封,每人只能看见自己的分数,想知道别人的分数必须经过对方的同意。学校可以得到一张所有学生成绩的通知单,但老师应该承诺不传播学生的分数信息。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