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年上海高考文理科佼佼者分享成功秘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0:57   新闻晨报

  有句话常挂在考生嘴边:高考,要说爱你不容易。但是考生们都明白,必须跨过这道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与其他高三学生相比,今年高考上海卷两位文理科佼佼者却是平常如昔,不徐不慢,面带微笑跨过高三这道坎。

  [成功秘笈1]

  轻松平和跨过这道“坎”

  理科佼佼者:胡文琦

  总分:589分

  报考高校、专业: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

  性格:开朗乐观向上职业蓝图:

  银行[自画像]

  轻松平和跨坎,学习就是生活主张

  清秀的面容,爽朗的说话声,上海中学的胡文琦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女生。但她却轻轻松松获得了语文132分、数学144分、外语142分、物理144分、综合27分、总分589分的高分。当被问到拿高分的秘密武器时,胡文琦呵呵地笑出了声:“没什么,就是跟着教师走,自己有一些计划,高三轻轻松松就过去了。”

  很多住宿生一到高三就大打疲劳战,双休日在家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晚上熬夜过12点,比学校住宿规定还严格。但胡文琦在家时,每天早上7点起来,背单词、听听力,晚上一到11点就自觉熄灯睡觉。高三一开始,胡文琦每天还坚持跑一圈400米,高三紧张后期,胡文琦依然坚持每周至少跑一圈400米,远离感冒等小毛病,健健康康迎接高考。

  认真记录教师上课所讲的点点滴滴;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悉心整理成错题集;不补课、不额外做题。胡文琦沿袭了上中学生一贯的学习传统外,还有自己一套方法。高考前一周在家复习,胡文琦按高考3天考试科目安排,拿前几年高考试卷模拟高考。循环2次后,原本心情就平和的胡文琦迈高考这道坎时更是轻松了很多。“查分时,我听到语文考了132分,高兴了一下。”胡文琦说,她对自己写的

高考作文感觉并不非常得意,没想到她的平常心,使她顺利笑到最后。

  胡文琦从小到大一路都是学生干部,高三时任校团委副书记、团委办秘书长兼校广播台台长及班长。谈起自己的管理经验,胡文琦非常难忘高中暑假时,做了10天“孩子王”的经历。当时她在街道挂职锻炼,托管街道里一些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面对一群吵吵嚷嚷的小孩子,胡文琦聪明地使出“哄”招,拿出粘纸、糖果,将他们管得服服贴贴。

  [师长、同学眼中的她]

  运动高手+大姐姐

  “她看起来很柔弱,其实很喜欢运动,高三年级运动会上,她还是班级4×100接力赛的主力。”在班主任徐岚眼中,胡文琦骨子里有股劲儿,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孩子。虽然她在这个学期初就获得清华大学的最高线下30分加分,另外还有优秀学生干部的10分加分,但她整个高三阶段依然认真学习。

  在同学陶栋艳的看来,胡文琦就像是个大姐姐。高三学习忙,很多同学老顾不上搞寝室卫生,胡文琦每次都主动倒垃圾、拖地板。陶栋艳说,自己胃不好,一不注意就会胃痛,心思细腻的胡文琦还时不时提醒她要记得按时吃饭。

  [母亲育儿经验谈]

  不考级,不学乐器,一切顺其自然

  “从小到大,我从不让胡文琦考级,也不学乐器,一切顺其自然。”胡文琦妈妈说,她从小到大只给胡文琦主动报了一个少儿英语的培训班,让当年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胡文琦尽快适应课堂学习。

  胡妈妈一般不管胡文琦的学习生活,只在她刚上学时定下自己作业自己检查的规矩,告诉她不要依赖父母,要对自己的作业负责。从此胡文琦养成了认真、仔细、自觉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一些父母在子女高三时总劝他们辞去学校、班级的干部工作,一心扑在学业上。但胡妈妈却告诉女儿,如果学有余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要多为学校、班级做事。高三一年,胡文琦先后参加了寒假信息科技营志愿者活动、国际名中学校长论坛接待工作、健美操大赛等学校活动。胡妈妈的开通也有助于胡文琦在高三一年始终保持轻松的心态。

  [成功秘笈2]集球迷、书虫、电影迷于一体的"杂家"

  文科佼佼者:魏宏琰

  总分:561分

    报考高校、专业:复旦大学国际经贸专业

  性格:温柔恬静、乐于助人人生

  梦想:当一名出色的金融学家

  [自画像]

  

利物浦铁杆球迷原版电影如数家珍

  上午十点,记者采访时,魏宏琰正满手泡沫地帮父母洗衣服。“现在家里我最闲,洗衣、擦地、整理房间的任务自然由我负责。”语文123、数学136、英语143、政治133、综合26、总分561,面对骄人的成绩单,控江中学的魏宏琰依然从容淡定。

  魏宏琰高三复习最大体会是紧跟教师思路走,“学校教师经验丰富,认真听一堂课远胜过自己课后一晚奋战。”魏宏琰说,她上课特别注意记笔记,尤其是教师加重语气或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就算教师没写板书,她也会及时记下。其次她注意课后整理笔记,高三前的暑假,魏宏琰特地花一个月,仔细整理高一、高二语、数、外三科共12本笔记,并用A4大小活页纸,分门别类搭好粗线条的知识框架,还用显眼的符号注明易错、含糊的知识点,“每次一看到类似的知识点,脑中就会警钟大作;遇到新题目、新问题就不断加进去。”由于提前理清脉络,基础知识扎实,高三正式复习时,魏宏琰很轻松就进入学习状态,每次考试均排名年级前十。

  说到魏宏琰的兴趣爱好,只能用一个“杂”字形容。从小,魏宏琰就是书虫,书房里的古今中外名著,一到手就看得津津有味。看原版电影也是她的爱好,《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一谈到最爱的电影,她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平日,魏宏琰还爱跟父亲抢电视看足球,利物浦队永不服输的精神,吸引她成为该队十年的铁杆球迷。“永不服输”也成了她最爱的人生格言之一。闲时,她还喜欢打羽毛球、游泳、弹琴。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她还打算和几个好友一起学国标舞。

  [同学眼中的她]

  脑袋里装了本百科全书

  “她就像一本小百科全书”,魏宏琰的初中同学盛思羽、高中同学黄悦不约而同大赞其知识面广博。“初中时,一到周末,别人忙着做作业,她却可以悠哉地看展览、看电影、看书,而且她的作业每次都完成得漂漂亮亮。”盛思羽说,后来才发现她的小秘诀是不一心二用,学习时专心学,玩时尽兴玩,因而效率特别高。

  对于魏宏琰成为今年上海高考的文科佼佼者,黄悦并不意外。“她学习一直很稳,基础特扎实,获得复旦大学预录取资格后,也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且她心理素质很好,无论考好考差,心态都很平和。”给黄悦印象最深的是魏宏琰乐于助人的性格。黄悦说,她是班里出名的“小老师”,高三时,每天中午都有七八名学生围着她问各类学习问题,每次她都非常仔细解答,一遍不懂再讲一遍,有时还会一题多解,针对同学的解题习惯推荐最合适的方法。

  [母亲育儿经验谈]

  看尽上海展览、小时做作业记时

  父亲魏育青是复旦大学教授、知名的德语翻译家,母亲也是复旦教工。魏妈妈表示,从小到大她带着魏宏琰看遍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举办的展览。魏妈妈认为,带女儿看展览,可以让她大开眼界,加深她的文化底蕴。看完展览她还让魏宏琰写体会,提高她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魏宏琰出身书香门第,家里有琵琶、笛子、钢琴等中西乐器,但魏妈妈并没强迫魏宏琰学哪门乐器,更没带她考级,魏宏琰自己吹拉弹奏都自学一点,自娱自乐而已。

  魏妈妈也不让女儿上培训班,只在小学一、二年级时传授女儿一些学习习惯。每当一二年级的魏宏琰做作业时,魏妈妈就在一旁记时,规定魏宏琰一篇看图作文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数学题教师规定1分钟一题就必须按时完成。在母亲的记时训练下,魏宏琰具有极强的守时观念,学习、办事效率特别高。

  作者: □晨报记者潘隽 实习生倪佳佳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