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热点辣评:别把“高考奇才”当成娱乐话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10:27 扬子晚报
曾四次参加高考,两次考上北大清华,又两次因沉迷网络退学的四川南充“高考奇才”张非,今年又考出677分的好成绩,名列南充理科第二名,欲再上清华(6月28日《扬子晚报》)。 “高考奇才”张非并不孤单,和他的经历极其相似的就有周剑。据2006年11月2日《广州日报》报道,23岁的周剑因为痴迷网络“屡教不改”,两进两出武汉大学,两进一出华中科技大学。 关注“高考奇才”,很多人好像更是在关注一个满足猎奇心理的娱乐话题。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张非和周剑等“高考奇才”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在应试教育下如鱼得水,高考中更能成绩优异;一旦进入以追求素质提升和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大学校园后,便一而再地迷失在网络中,成为教育方式转型中的失败者。 用网络的“侵害”来解释“高考奇才”大学失落的原因,其实是掩盖了问题的实质。把愤懑的情绪全部迁移在戴着“洪水猛兽”帽子的网络上,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被忽视和漠视,或者没有被提升到应该被关注的高度。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举步维艰,就是明证。 张非和周剑等“高考奇才”,其实不过是应试教育体制土壤下生长的两株因为过分“畸形”而被公众关注和瞩目的尚在成长中的“植物”。仅仅试图依靠改变他们的自制力,或者说是革除掉他们身上的“网瘾”来解决问题,注定是“治标不治本”——在张非和周剑等“高考奇才”身后,更多的应试教育下的天才、高等教育下的普通人或者是庸才、淘汰者,依然大量存在。 张非的出现,与其说是一条新闻,不如说是给了我们一个借此反思的契机。关注“高考奇才”,不要仅仅视之为轻松愉悦的“娱乐话题”,以他们为契机性“标本”,对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进行一番必要的思考,才是正确的态度。(李太白 河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