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高考状元”炒作几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13:39   山西日报

  随着各省市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近来有关“高考状元”的消息又开始频繁见诸媒体。“状元”的父母、老师被请进报社、电台传授高考 “秘诀”,有些“高考状元”还被邀请参加商业活动,“出场费”少则千元多则万元。“高考状元”,让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生转瞬成为新闻人物,有的变成了一些商家眼中利用价值不小的“广告牌”。

  暑假临近,各种高考辅导班又到招生旺季,这些辅导班打出 “高考状元辅导”招牌的,比一般辅导班的收费往往会高出几百元。人们总是试图在 “高考状元”身上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可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相当个性的事实之外,总是收获甚微。通过借鉴成功者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许才是大家所最终期望的。和 “高考状元”们交流一下,看看能否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从而在学习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来,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对于 “高考状元”的宣传有着太多的炒作成分,对 “高考状元”的追捧过分了、也变味了。

  为何如此热心炒作“高考

状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功利性。网站借“状元”的消息提高其点击率,各类辅导班和图书借 “状元”的招牌带来可观收益; “状元”就读的高中,甚至小学乃至幼儿园,也会因 “状元”而显得荣耀,其授课教师也会因 “生”而贵。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的大肆宣传,向人昭示学校的教学实力,不但增加名气,更重要的是扩大了生源,望子成龙的家长自然会不惜重金掏 “赞助费” “跨区费”;精明的商家利用中国人向来讲究谢恩的心理,各大饭店挂出状元宴、谢师宴的招牌,本来平常的菜肴,一旦沾上了 “状元”二字,价格就会猛蹿,商家便抓住机会赚得个盆满钵满;电视广告中,商家让“状元”现身说法:说什么之所以考上状元,是因为经常服用某某补品,用了某某学习用品……更荒唐的是,有些产品是刚研制上市的产品。

  如此炒作 “高考状元”,往往使一些孩子变得飘飘然,也容易使部分考生心态不正,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又可能使一个原本 “落榜不落志”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变得自卑气馁。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更强化了学校、学生和家长“唯分数论”的情结,进而导致学校为培养 “状元”而片面追求书本知识,这就导致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

  再者说, “高考状元”只是考试的优胜者,并不等于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高分并不等于高能,高考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相对于整个人生旅程, “高考状元”只是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而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并非 “一考定终身”,是考试就有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杨振宁教授曾率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讲学,当有人问到他们当中有没有 “高考状元”时,杨振宁笑说: “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其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主观努力。因此, “高考状元”们对于自己,应该有个冷静的认识。社会对 “高考状元”也应该有个理智态度,不能忽视人才成长的基本原理,否则会对社会构成误导。

  每年考期一到,各路媒体对高考的报道便随着气温升高而火热起来。随后的 “揭榜期”, “高考状元”成了媒体和不少学校热炒的对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追根溯源,我们必须承认高考在现行升学体制下的核心位置。可以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有着其他任何考试都无法企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分数是状元之为状元的关键,用一个公式来体现应试教育的基本逻辑:高分=高能=优秀,而状元无疑就是这一逻辑的最好演绎。应试教育不改,炒作很难控制。其实,对高考以及围绕高考所产生的各种关注,有时是 “不由自主”的,要想不炒作 “高考状元”,必须先治疗高考。如果高考不 “疯狂”,状元自然也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 “疯狂”。这样,我们提倡了多年的 “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高考状元”的炒作才会真正降温。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中国“科举时代”对中举者的追捧。这种现象不应该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须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门槛,跨过这个门槛可以走得更远,但另辟蹊径同样可以走出无限风光。

  □王早霞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