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教育时评:割肾救父高考加分是否真的有碍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0:48   城市晚报

  四川女孩曹于亚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父亲。为此,她获得了高考20分的加分,使其如愿地入读了心仪的高校。

  有人在网上的新闻跟帖里认为,割肾救父道德上应肯定,但高考加分这种做法,有失教育的公平公正。更有人质疑,一个肾只值20分,那其他各器官值多少,高考是不是在卖器官。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失之偏颇。前者是把道德祭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坛,后者则过于功利化,只看到表面,而没有认识到孝道在道德重建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者孙立平认为,“造成当前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中的种种制度安排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过高,而违反道德的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社会总是在为缺少孝义感天、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的人而痛心疾首,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人们仅仅看到表象,却很少有人去发现背后隐藏的原由。因为无论是割肾救父,还是见义勇为的行为,都不是没有成本的。而当他付出成本的时候,他也是在生产着一种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惩恶扬善,正义要得到伸张,义举要获得鼓励,良知要重新唤醒,公序良俗要遵从和维护。而社会秩序好转这个公共物品,每一个公民都可以从中得到实惠。

  也就是说,如果一件符合社会公德的事情,或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成本太大的话,那么就会起到一种反作用,鼓励与之相背离的行为。毫无疑义,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社会秩序处于这种混乱状态,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这也就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社会中,如何使得那些助人为乐的人,那些遵守社会公德的人,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不至于为自己的作为付出太大的代价,而这个条件是需要社会创造和提供的。如果我们一味要那些有道义者付出代价,而不需要社会回报,笔者倒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不公。

  就像割肾救父的那位四川女孩,其情其义,可谓感天动地。即使她是出于血浓于水的人性冲动,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良知。而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采取高考加分的方式,对割肾救父这种行为给予奖励,其实就是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安排。既是对这种孝道的肯定,也为社会树起了一个道德的标杆和符号。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应试教育下刻板的

分数线,还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真善美等完整人格的人?答案不言自明。有网友更是进一步指出:如果此等行为不予以嘉奖,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又在哪里?奖罚的本义就是通过绝对对比的不公,促进社会进步和正义的“大公”,视“大公”为绝对固然不妥,但是视“大公”为无物,绝对是病态社会的表现。(作者:叶扩)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