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家长心理失重面临“断乳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11:21   哈尔滨日报
孩子上大学:家长心理失重面临“断乳期”(图)
高考后家长面临“断乳期”考验

  9月3日下午,哈尔滨火车站站台上,开往上海方向的列车即将启动,新大学生小涛还被一家老小十来口人组成的“亲友团”围着,奶奶、姥姥千叮万嘱,妈妈一个劲儿抹眼泪:“孩子走了,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小涛一脸无奈:“都说我们独生子女难过‘断乳期’,家长才是真的有问题,我怕我去上学后,妈妈上火得病。”

  每年高考后,随着大一新生离家赴外地求学,许多家长出现了“不适应症”。送子“亲友团”的大量出现与其说是不放心孩子,不如说是一些家长在满足自己不愿与孩子分离的心理。与孩子依赖父母相比,许多家长同样无法“断奶”。

  十几年天天以孩子为生活重心,一旦分离,心理难免“失衡”,家长普遍“不知道该干点啥”。

  经过十余年的拼搏,莘莘学子们终于有所斩获,考入理想大学,家长也喜上眉梢。但是,随着孩子远走他乡,家里变得空荡荡的,一些家长开始若有所失。有关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70%的父母表示“孩子上大学后,自己感到不适应”。

  去年由于没有填报好志愿,刘女士的儿子选择了复读。今年孩子考上了南京财经大学。在准备送孩子去报到时,本应喜悦的刘女士却躲在家里哭起来,她说:“离开学报到的日期越来越近,看着孩子买东买西,收拾行李装箱,我突然感到恐慌,心也空落落的。我们一家三口朝夕相处18年,现在孩子要去南京,我一下子感觉焦虑大过喜悦。以前我像上了发条一样督促他学习,照顾他的一日三餐,生活紧张而忙碌,现在他走了,把生活的重心也带走了,剩下我们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志鹏的妈妈同样也面临着儿子远赴外地求学的情况,她说:“以前听《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时没什么感觉,现在孩子要走了,家成了‘空巢’,再听这首歌就受不了了,有时竟然会掉眼泪。”

  其实,这种空落落的感觉,不仅体现在大一新生的家长身上。今年孩子升入高三的婷婷妈妈陈女士现在就开始担心了。婷婷在省重点中学读书,以她现在的成绩考上北京或上海的大学没问题。陈女士在为女儿骄傲的同时,开始担心没有了女儿的日子该咋过,甚至动了让孩子只考在哈大学的心思,又觉得自己太自私,因而陷入了矛盾中。

  亲友“组团”送孩子上大学,与其说是照顾孩子,不如说是抚慰家长自己的心灵。

  在担心、高兴和不舍等诸多情感交织下,许多家长选择了最后一次关心孩子的机会———送子上大学,尽管很多孩子不希望父母跟着。

  记者在哈工大基础学部随机调查了正在军训的3营8连6班,在该班33名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只有4人是独自报到的,其中3人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是经济原因阻住了父母送子路。另外1名同学来自厦门,他与另外两位同学一起考入哈工大,相约一同乘飞机来哈报到。其余同学均由父母护送,其中一名同学是与爷爷、父母和妹妹组成的亲友团一起来的。

  在许多家长看来,送不送孩子上大学与培养孩子独立性没有多大关系,“只是送一次而已嘛,怎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独立性呢。家长离开后,孩子再锻炼独立生活也不晚。”

  在戴女士眼里,担心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孩子考上大学是骄傲的事儿,跟单位请假也仗义。再说,大人出门都得担心,何况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孩子一大堆行李,不送怎么行?”高先生的女儿今年考入厦门大学,高先生高兴地说,“我和孩子妈妈商量好了一起坐飞机送她去报到,花点钱没关系,关键是女孩子嘛,路上有个闪失可不得了。再说,一家人也可以借此一起游游厦门。孩子以后还想报考国外研究生,到时候想为孩子操心都没机会了。”

  哈工大基础学部的辅导员王纯海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学校里到处可见送子“亲友团”,两个陪一个或三个陪一个很正常。因为送子亲友团人数众多,学校特辟房间安排住宿,开学典礼时,还准备了家长观礼席。有些家长迟迟不离校,还得学校、孩子“劝”走。

 [1] [2]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