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入学 超女张含韵进中学复习高考吃闭门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9:49   中国青年报

  作者:廖德凯

  著名“超女”张含韵曾找了北京不下10家全日制中学或专业音乐院校,但校方纷纷以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或不知该如何管理明星学生等理由,拒绝接纳张含韵。如今已经18岁的张含韵,由于学习成绩原因,没敢参加高考,想继续复习。对学校的拒绝,张含韵很委屈:“我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金鹰报》9月11日)

  与众多大学追星的态度截然不同,普通中学竟然让近年在娱乐界不断升温的张含韵吃了“闭门羹”,显得颇有“理性”。但是,这种“理性”让一位正应接受正常教育的十几岁的青少年失去受常规教育的权利,却又让人在这种“理性”中读出许多无奈。事实上,学校的这种“理性”,并不是教育本身所应当秉承的理性,和大学“追星”一样,也是一种对社会心态的曲意迎合。

  声称怕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或不知该如何管理“明星学生”,因而拒绝接纳“明星”入学,面对狂热追星的社会大环境,北京十多所学校对“超女”张含韵的态度,给人以一种不为“明星效应”所动、只唯教育的理性。然而,如果仔细思量,却又感觉有很大的问题,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因为她的身份特殊就无法入学?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被许多非教育的因素所左右。

  首先,教育者缺少教育理念的独立性。毫无疑问,大学“追星”是一种积极迎合社会心态的做法,明星入校,能够引起社会对学校的更大关注,以求引起明星效应,借“星”显校;回过头来,“拒绝明星”同样是一种迎合社会心态的做法,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求的是既得利益的保持。一追一拒,其实都不是从教育的角度,而是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去追求一种“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预期的,还是已得的。

  无论是“追星”还是“拒星”,都暴露了教育者缺乏“平常心”。教育的平常心是自信之心,更是奉献之心。对于教育者来说,自己的施教对象无论是谁,无论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还是寻常百姓,只要以一颗平常心待之,以教育者的奉献精神与自信心待之,无论何种决定,都可以得到公众的认可。缺少平常心,就使得教育者在面临明星的时候,心态失衡,失去了对教育的正常的判别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或不知该如何管理明星学生等理由拒绝明星,是一种不自信,也是教育者面对明星时候的心态失衡。

  总之,作为教育者,所应考虑的不应当是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而应当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思量。十几岁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身份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应当反思的,是教育者为何不能以纯粹的教育者心态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对象。教育者所应秉承的教育理性,是一种从容、宽广、博爱的理性,如果缺少这种真正的教育理性,无论是“追星”还是“拒星”,学校都难脱“非理性”之名。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