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08高考:让升学与就业对接的填志愿五技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1:40 中国教育报
憧憬 CFP供图
为生源大省的四川,近年来,每年有50万左右考生参加高考博弈,有近1500所高校角逐选才。纵观近几年四川考生高考志愿的填报情况,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从总体来看,尽管高考志愿是考生在知分情况下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初步圈定,但由于考生掌握的报考资料和信息基本一致,如果考生分析问题的视角和价值取向趋同,得出的判断就可能相似太多,结果则会出现高考志愿扎堆的现象。 而如果在掌握相应参考资料的同时,还对考生志愿报考的特点、趋势以及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就能趋利避害,避免“撞车”,从而选准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业方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石。 求学不同于旅游莫以地域论优劣 以2007年为例,从考生报考志愿的地域分布上看,无论是本科批次还是专科批次,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都是广大考生求学的首选地,这些地域的高校绝大多数在第一志愿就生源爆满,调档线普遍较高。与四川近邻的重庆、陕西、湖北等省市高校的生源也比较看好。相对而言,东北、西北等地高校生源则相对不足。另外,省外部分二级城市的高校往往受到考生冷落,报考者较少,有些院校甚至出现“零投档”。就省内高校而言,位居省会城市成都的高校是考生理想之选,地处二级城市的高校生源则相对次之。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考生报考在地域上还有“外冷内热”的迹象,这在专科批次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各个批次征集志愿的情况看,省外院校均占了大半壁江山。专科批次,绝大多数省内院校拥挤不堪,而不少省外院校门可罗雀,报考者寥寥,部分院校尚须通过多次征集志愿才能完成招生计划。 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交织,一派兴盛繁荣的景象,给大众的印象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而且也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城市气息的浸润和城市文化的熏陶,无疑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往往都是考生在选择高校时看重的因素。但是,必须明确一点,求学不能与生活、居住、旅游等同,大学培育人才的质量亦不能完全与地域环境的优劣简单对接。即使将来就业或创业,中小城市同样有机可寻。 报考专业类院校专业选择要留意 从近几年各个批次院校第一志愿的投档情况看,财经、金融、外语、政法、科技、交通、医药、石油、电力、建筑等院校连年受到考生的青睐。这些院校不仅调档线相对较高,而且生源丰足,均在第一志愿就录取满额。 与此同时,师范类院校生源也有明显升温的迹象。据统计,2007年四川第一志愿报考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教育的考生为3884人,达到该省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共2747人,其中文科854人,超出计划数457人;理科1893人,超出计划数1386人。由于生源充足,5所师范院校的调档分数线均超出了该省本科第一批控制分数线,文科最高超出33分,理科最高超出57分;实录线文科最高超出33分,理科最高超出59分;录取的新生最高分为文科620分,理科621分。 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中,一些发展势头强劲、前景看好的行业领域,受到普通就业大军的热烈追逐。于是,作为人才加工和输出的高校,其办学是否有行业背景的支撑也被考生纳入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要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些院校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但仍开设具有“大众化”特性的专业,或许只有读到与其行业特性联系紧密的相关专业,才能实现“巧借东风”的夙愿。 无论是出于国家对师范人才的空前重视,还是考生对上大学费用支出和将来就业的考虑,免费师范教育无疑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毋庸置疑,师范院校生源的升温,将促使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推崇和喜爱。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