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南昌老三届: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1:59 中国江西网--江西日报
1977年,我已在南昌的人防工地工作两年多,每天用一辆双轮车,推车运沙、运水泥,有时也写一些宣传标语、广播稿件和填写报表之类。当时,我早过了“小青年”和单身汉的时代,已结婚成家,面对清苦拮据的生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记得在那个年代,我还能享受到每天3角钱的人防津贴,倒也心甘情愿地埋头做事了。 有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中央有新政策,国家要恢复高考。你是1966届的高中毕业生,有资格去报考。你应该走这条路,去考大学。”我听后,心中一阵激动,又是一阵难受。“文化大革命”一纸“停课闹革命”,彻底击碎了我的高考梦。下班后,我们同届的老校友兴奋地坐在当时的省博物馆门口,踌躇满志地谈了很久很久,仿佛回到1966年夏季,我们全力准备高考的难忘岁月,竟忘却了自己都已是为人夫、为人父的老青年。 对我参加高考一事,身为普通干部职工的父母给予全力支持,妻子也动员和鼓励我去搏一搏。她说:“改变你的命运就是改变我们家庭的命运!”是父母妻儿给了我动力,是小平同志给了我机会。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读书成绩上,还我一个本来的李国安! 我不负众望,以全市前30名的文科成绩进入江西大学中文系。特别难忘的是,我以当年南昌三中俄语课代表的功底,夺得全市乃至全省俄语第一高分。这使我想起我的恩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过前苏联专家翻译,现已双目失明的大学退休教师杨笠先生。 大学毕业后,我先当中学教师,后进机关工作。虽然平平淡淡,倒也孜孜不倦,没有耀眼的业绩,只有在平凡岗位上获得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授予的党史工作20年“荣誉证书”以及一大沓“获奖证书”。 其实,高考改变人生轨迹者非我一人。南昌三中老三届的老校友参加高考者,几乎全部金榜题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他们陆续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和骨干,活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舞台上,为加快富民兴赣、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作贡献。(李国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