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解决大难题 好奇心成就小科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11:40   《北京考试报》

  北京汇文中学高三生杨奕日前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全国仅3名学生获此殊荣,北京仅杨奕1人。

  17岁男孩解决大难题

  在汇文中学,记者见到了“小科学家”杨奕,他个子不高,戴着牙套。正是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研发出了氧化锆基医用牙科材料新的合成方法。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材料,即使在国外,类似的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后续加工也存在问题。杨奕提出的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弥补了这些不足,这种材料烧结收缩率可控,烧结所需的温度较低,加工起来更简便,且成本也更低廉。杨奕将此项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氧化锆基医用牙科修复纳米陶瓷的合成》,参加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并在第七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时,从391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的称号。

  杨奕说,正是自己的牙齿整形经历启发了自己,看到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牙科整形材料,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调查,他发现目前的牙科整形材料要么质地不高,要么价钱昂贵,并且大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他就想,能不能自己研发一种质优价廉的牙科修复材料呢?当时,杨奕正参加北京市科协“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在

北京大学化工学院严纯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严教授,并得到了教授的支持和鼓励。

  从此,杨奕开始了漫长的实验过程。他的实验进行得并不顺利,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由于实验结果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一个实验常常需要反复做很多次才能收到理想结果。为此,他进行了上百次不同条件的实验。每周,杨奕都要抽出时间去北大做实验,寒暑假更是“泡”在了实验室里。杨奕家住南城,从家到北大单程需要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他每天早晨5点就从家出发,坐公交、地铁再换乘轻轨。冬天,早晨出门时天还没亮,晚上回家天已黑了。有一段时间,他需要周四下了课再去实验室,回到家已是夜里12点了,他会接着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为了实验,他有时候连续几天吃住在实验室。通过努力,他终于研发出了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好奇心强 喜欢挑战

  强烈的好奇心让杨奕一遇到弄不懂的问题,就想刨根问底找到答案,否则就睡不着觉,吃不好饭。这最终使他成为“明天小小科学家”。高中时,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他在课堂上做从硫酸镁中置换出铜的实验,结果得到了一些黑色颗粒,他想,铜应该是红色的并且有光泽才对,自己在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于是,他又反复实验了好几次,结果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为了找到原因,他又跑到

图书馆去反复查资料,结果发现,刚置换出的铜比较小,很难有金属光泽,所以是黑色的。这样的事情,在杨奕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只要出现了不清楚的问题,他就一定要弄清楚为止。

  当一些同学迷上了上网时,杨奕却对网页制作产生了好奇心,他开始尝试把自己当小记者时写的文章、拍的照片做成网页,慢慢地还学会了平面设计、动画制作。

  杨奕的班主任老师任红说,杨奕非常喜欢挑战,不怕失败。班里的体育成绩不错,但是长跑项目不强。高三运动会上,杨奕报了3000米长跑,并拿了第4名。当时任老师很诧异,因为平时并没有看出他有这个天赋。杨奕说,他看到班里长跑项目不突出,就在假期每天跑5000米练习,想在这个项目上为班里拿个奖。“杨奕是学校优秀学生的突出代表,他思想开放,很多想法都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他很善于学习,课堂效率很高,各科成绩都不错。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毅力,很多聪明的学生都做不到。”任老师说。

  自我约束 一心“三用”

  从小到大,杨奕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小时候,他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兴趣班、辅导班,可杨奕什么班也没报,母亲说,就是为了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杨奕没有经历过同龄人的“上班热”。

  由于平时参加的活动、比赛很多,他在课后的复习时间很少,全靠上课认真听讲。“我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将老师讲过的东西回顾一遍,课后花的时间就不多了。”杨奕说。

  杨奕的父亲从事管理工作,母亲是高级工程师,他们从小对杨奕就很尊重,只在大的方向上给些建议和指导。这也培养了他独立的性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父母从不干涉。他还制定了自己的夏令时和冬令时学习计划。夏天,他晚上回到家吃过饭就睡觉。凌晨2点,万籁俱寂,他开始起床学习,因为“那个时候不仅最安静,而且能看见早晨第一缕阳光”。冬天,他晚上学到很晚,早晨7点才起。杨奕说,这样的作息时间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很管用。

  由于时间安排合理,他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做到一心“三用”。在参加第27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他还要同时准备“月考”和模拟联合国活动,这三件事情都得在两周内做好。“学习不能放松,一旦成绩落后,很难再赶上。科技创新大赛和模拟联合国活动也很重要,我必须把这三件事情都做好,而不是放弃其中一两个。”那段时间,杨奕每天凌晨两三点才睡觉,早晨6点起床,熬通宵也成了家常便饭。每天抓紧上课时间复习功课,晚上回到家就准备模拟联合国大赛,对各国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与别人合作,推动会议发展,还要抽出时间去实验室做实验,练习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进行表述,制作展板。他做好了每件事:获得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得到了专家好评,学习成绩也没有落下。“虽然很累,但做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觉得挺充实。”他说。

  目前,杨奕已被保送上北京大学。他说,开始有很多同学报名参加“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到最后选定实验室坚持做实验的就更少了。“其实我做的这个项目并不强,但我坚持下来了。我就胜在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记者:彭丹)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