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市200名家长入校与高三学生同吃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14:42   都市消费晨报

  11月28日上午,乌鲁木齐市二十中分校高三年级教室里多了5个听课的“老师”,而他们的身份其实是该校高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在学校实行家长“参政”制度的两个月时间里,有近200名家长到学校和即将在6个月后参加高考的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

新疆乌市200名家长入校与高三学生同吃住(图)
家长代表在课间走进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情况

  乌市二十中副校长严小刚介绍说,该校9个汉语班和两个民语班共有610多名学生,在此次学校实行的家长“参政”制度中,这些学生的家长可以全天24小时随时随地出入校园。在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进班听课,学校免费提供食宿,家长只要愿意,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吃饭、上晚自习,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为此,学校专门为家长准备了两间宿舍。家长还可以随时向学校提意见,参与学校的管理。

  在学校实行这一制度以来,有家长天不亮就赶到学校,晚自习12点以后才离校,居然连续4天每天如此,更有家长在单位请假后专程到学校“陪读”。

  学校的这一举措受到了不少家长、老师的认同,但学生们却普遍认为压力增大。

  继续阅读

  学校:初衷为了孩子

  乌鲁木齐市二十中副校长严小刚介绍说,二十中是普通中学,很多学生入校时分数不高,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学校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孩子在高三时期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家长来学校后可以及时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关心。

  “以前经常有家长来学校闹,说孩子回家反映学校饭菜不好吃、老师授课听不懂、学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实行这项制度后,家长只要觉得有问题,可以先自己尝试,再反映问题时就理智很多。”严小刚说。

  为及时得到家长的反馈,二十中教务处副主任郑文忠提议建立了“高三年级家长委员会”。郑文忠介绍说,委员会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开始每个班有两名委员,设主任一人、副主任3人,由于加入的家长越来越多,现共有委员30余名。

  家长委员会主任张彩珍说起了第一次找校长反映情况的场景:“我们3个家长一起在校长办公室门口商量了半天,想好怎么说才更婉转些,就怕老师给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张彩珍笑着说,现在,家长只要反映问题,第二天学校就解决,大家和校领导都成朋友了。”

  学生:有压力有动力

  家长的“形影不离”令这些高三的学生们又喜又忧,喜的是有了家长委员会,生活方面的一些问题都解决了,忧的是家长总来学校,压力也随之而来。

  高三年级的王一冰、毛慧对家长委员会有自己的看法:“经常有家长听课,我们的课堂纪律确实好了很多,但是家长委员会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有必要,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家长来回跑既耽误上班又特别辛苦。”

  和他们意见相反的胡麒麟则认为:“刚开始妈妈总是到学校,我就特别烦躁,能躲就躲,后来适应了就好了。家长来了能帮助我们。”胡麒麟说。

  而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生说:“家长到学校来后让学校一下亲切了,看着一些家长和孩子一起吃饭特别温馨,让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压力,但是也有动力。”

  家长:减少家校误会

  “孩子要参加高考可是大事,饮食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参政”后,孩子在学校的伙食是他们干预的首要问题,食物的营养搭配、量的大小,在家长的“试吃”之后,经过和学校协调都得到了解决。

  就在前几天,有的学生反映 “食堂的饭吃不饱”。学生家长立刻核实,证实不到吃饭时间肚子的确就饿了,学生反映情况属实,建议加道小菜。

  接到家长的反映后,负责学校后勤的总务主任蒋昌第二天就按照家长委员会意见把问题解决了。

  接着,老师授课、学生上课纪律等问题都成为各位家长的关注点。

  “11月19日,晚自习请假的学生太多,一个班达到了9个……”家长戴冠新详细记录下自己在晚自习看到的情况。第二天,问题就反馈到了学校领导处,经短暂的会议达成了以下规定:学生请假如身体不适须通过校医核实,再让班主任老师签名,最后递交到校长室。如有事请假须核实后方能准假。

  家长赵桂琴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总是听孩子说,不知道实际情况,有时候也会错怪学校老师,现在经过自己亲身感受,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误会了。”

  记者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单位请假后来陪读的,有些甚至一请就是几天。

  但也有家长不赞同这种方式,一位姓章的学生家长就没有跟到学校来,他说:“我的孩子学习很自觉,我上班也没有时间一直陪着她,也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周末回家和女儿好好沟通就可以了。”

  教育专家:家长应摆正心态

  对于这种做法,中国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周小西有不同看法:“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家长陪着孩子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家长会不会把这些‘时间账’都算在孩子身上?”

  周小西说,高三的学生已经成人,学习自主性强,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这段时间要让孩子自己走,家长替代不了,只需要给予支持、鼓励再加以引导,毕竟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孩子的成绩。如果非要放下工作跟着孩子,就会出现“颤抖效应”,就像一个人穿针,给自己压力太大,手就会发抖。不要有“孩子需要一杯水,家长非要给一碗肉的做法”。

  乌市教研中心心理教研员、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徐春霞说,学校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吃住并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这种做法在首府中学还是第一次。“但是,到底适合不适合全天候监控孩子学习、上课、吃饭、睡觉,这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加以判断,有时候监控多了反而适得其反。”她说。

  徐春霞建议,家长不要过于频繁去学校,去之前应先和孩子协商好。家长也要摆正心态,去学校并不是监督、看分数高低的,而是鼓励孩子、给他们力量,从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乌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浩表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有利于家校沟通、亲子沟通,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于苗 李铁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