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考公务员热反映职业预期降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1:43   长江日报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昨日本报报道,湖北省最大规模公务员招考10日开始笔试,38843人确认参考,录取比例为1:17.8,录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然高达1:314。

  报道还详细介绍了此次公务员考试在公开性、透明性、广泛性、公正性等方面的举措,比如实施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打破地域身份界线,面试首次现场直播等。如此郑重其事,亦从侧面反映出公务员考试受关注程度之高。

  说起公务员,人们会想到它的“光鲜”之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优厚,甚至有人形象地说,进了公务员队伍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个人能够自由选择职业,是社会自由活跃的表征。出于职业和待遇的稳定预期去争取某个职位,是人近乎天然的利益考量,我们并没有理由以“官本位”濡染社会风气,去指责报考者。

  但是,一种职业超乎社会其他职业夺人眼球,吸引无以计数的人趋往,就显得不很正常。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人们要如此热衷于公务员岗位,为什么社会没有更多职业带给就业者稳定的职业预期?大量人才蜂拥挤向公务员队伍,这样的社会就业结构正常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不少官员离开官场“下海”,对进机关“不屑”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地方,“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公务员”成为教育孩子的规训。然而从我国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始,公务员考试俨然成了一部人才抽水机,它巨大的吸附能力致使其他领域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萎缩,人们的职业预期被窄化。

  公务员报考热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观测和评估社会职业现状的坐标。职业预期窄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今社会制度之下,人们无法对生活进行确定的展望,无法对工作形成一份稳定的预期。找到一份工作,生活成本够不够支付,各种风险能不能被保障,所付出的劳动是不是有足够的回报,这些都是人们会在脑中比划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公务员那里,在一些大公司、大单位那里,不是问题。而还有更多的工作岗位给人漂浮之感,炒鱿鱼、拖欠工资、工时过长、工薪过低、没有尊严感、身心疲惫、急功近利、榨取式的用工,这些都不能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有景象。

  公务员不是一个职业图腾,社会应当有更多的活力与机会,让不同的成功标准,不同的职业取向,呈现多元之势,人们对职业应有各种各样的稳定预期。站在社会之上,我们要说整个社会的职业创造还需要更大的上升空间。公务员以外的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位需要提升,那些风险性高的行业,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都应当得到适宜的回报,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人被淘汰出局,也应有一个“救生圈”抛过来,让他们抓住。这样的社会,我们不会害怕没有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不会害怕安全的缺乏,不会害怕被社会边缘化和忽略掉。

  经济和社会的活跃,需要各类人才在不同的领域自得风骚长袖善舞,公务员体制是一架庞大的机器,有兴趣者自可追求,但当如此庞大的就业者都去争做此机器之一齿一轮,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社会就业结构和就业体制以及职业对劳动者利益保障的反思。(本报评论员:肖擎)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