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0后”上大学家长该给多少生活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 13:14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我儿子即将去广州读书,他说自己已经和师兄打探过了,要我们每月给1500元生活费,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准大学生们马上就要离开家投入一个全新环境,不少家长也开始为给多少生活费发起愁来,“给多了怕他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给少了又怕他不够用。”市民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2205000所倾诉的困扰,代表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孩子上大学了,给多少生活费最合适?怎样的给法最恰当?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在校生及专家,为准大学生开出了一份账单。

  给多少

  600元到800元已足够花费

  昨日,记者对几名正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上学的长沙籍学生进行了采访,已经读大二或大三的他们,对自己每月的生活开销基本上心里有谱。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乔晓告诉记者,其平均每个月开销在550元到600元之间,吃饭300元以内就够了,另外200元用于买衣服、上网、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等。 就读于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的小陈每月花销则在900元左右,其中,每个月吃饭就需要花费450元到550元。在重庆大学读大三的小史家境比较贫寒,他告诉记者,自己花费很节省,很少上网和购买新衣,用于吃饭和同学间必要的交际应酬,一般400元就够用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生活费的去向主要分为几大类:吃饭、同学间必要的应酬交际、上网以及电话费、添置新衣和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一般来说,600元到800元的生活费已能满足大学生的各项需要。

  怎么给

  精明家长各自出招

  生活费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给孩子更恰当?市民姚女士主动拨打本报热线2205000“自曝”她家的做法。“儿子去年考上广西一所大学,考虑到离家较远,开学前我就把一学年的生活费都给了他。没想到,只过了三个月儿子就打电话说要寄钱,一问原因,他支支吾吾回答,想到卡里钱多,花起来就没了节制,用着用着就发现没钱了。”姚女士以亲身经历提醒家长们,给孩子生活费尽量别用“年结制”,刚入大学的孩子花钱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几个月生活费一月就花完的情况。

  市民周先生的女儿即将入读湖南师大,他倾向于一周给一次钱。其认为,孩子带太多钱在身边不安全,而且孩子每周都回家,拿钱很方便,用完了就给,“这样一来,既不担心她缺钱花,又不怕她大手大脚。”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还有个别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把生活费放在熟悉的老师手上,让孩子定期去领,由老师代为监管孩子的经济收支情况。

  专家

  生活费“月供制”最可行

  “‘周结制’不利于培养学生规划生活,而‘年结制’又不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花费情况。”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史铁尔认为,每月给孩子定额的生活费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应该给孩子数量固定但充裕的生活费,让孩子身边有些余钱。”他建议,可以给孩子办一张卡,父母每月定期将生活费存进去,这样既方便孩子应对突发情况,也能让他们学会利用多余的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此外,家长也应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史铁尔表示,学生的经济观念受父母的消费习惯影响较大,父母要通过自身良好的消费习惯来影响子女,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鼓励他们的节约行为,“比如告诉子女,打车回家需要二三十元,而把打车的钱省下来,日积月累就能省下旅游或买mp3的费用。如此,让孩子更有节约的动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