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顾文豪 制图 邬思蓓
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使得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当此之际,考生和家长更要细加斟酌志愿表上的每一个数据。然而,高三同学和家长是否清醒地意识到: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生涯设计,乃至个人梦想实现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两种误区
当下的整体社会氛围以及繁重的升学压力,往往导致在学生及家长中出现以下两种误区。
第一种是,只看重热门的专业。认为只要在大学里修读这类专业,毕业后就能平步青云,赚得盆满钵满。其实,这是种短视的想法,通常的情况都是天未遂人愿。等到毕业之时,发现当年的“热门”专业已热度不再,或是竞争对手太多,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就好比现在大家都时兴去海滩度假,你也兴冲冲地赶去。可一到那里,发现海滩上人满为患,看不到海水且不说,就连海滩上的沙子也难得踩到几粒。
第二种误区是,不顾其它,只管先进大学再说。这种情况在那些心系名校的考生中比较常见。所谓求学,只是一个考试志愿和分数妥协下的结果。读什么专业既与兴趣无涉,也与未来无关。然而,一到了找工作阶段,才恍然发觉自己进退失据,不辨南北。
要避免上述的误区,最好在你的高中时代就尽最大的可能想想自己十年、二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种标准
最重要的有三个标准:兴趣,能力,资源。
找寻一个人的职业,就像找寻一个心爱的人,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问问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真正希望成为的,什么样的工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热情,并进而值得为之投注下一个十年的心血。
填报一个志愿,如同选择一道菜肴,而选择一个你不喜欢的专业,就好似选一道你不喜欢吃的食物,这样的味道会好吗?既然我们对自己的口味都如此认真,那又怎能不对自己的将来执著些呢?而且,选择一个志愿,要远比选择一道菜肴多费许多思量。
可是,有兴趣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又是一回事。
世界上的很多事,要想最终做得好,都关涉到个人的禀赋与才能。当你知道自己并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时,那就最好尽快止步。执著是重要的,但不考量自身的能力而盲目的执著就不可取了。如果把个人生涯规划比做一次远行,当你发现自己脚力不济的时候,建议你停下来,好好想想还有没有走下去的必要。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变通,适时的变通会给你一份意外的收获。学会取舍,也是现代人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生存技能。
有些人往往说,自己既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也缺乏特别强的能力,那时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的建议是,仔细盘算一下自己的资源库:自己拥有哪些长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家庭背景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学习整合资源,普通人也能做得到。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做出最有理有利的选择,就是一种明智的策略行为。
综合盘算上述三种标准,你的高考志愿表就很可能是一份出色的职业意愿表、人生发展图。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