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理:第二章 名师手记(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0日 19:34   新浪教育

  13.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外部圈层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

  上地幔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

  外核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导致不连续面的存在,把不连续面作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的界面,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结构。

地理:第二章名师手记(三)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第二讲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要点】

  大气受热过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全球气候的变化

  【复习思路】

  第一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原理。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如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分析、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并对现实生产、生活现象做出评价和指导。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沙漠和森林之间存在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影响,是命题关注的重点。根据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利用天气预报的有关信息材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判断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二是掌握基本技能。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分析与运用,根据各种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地形因素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的影响,大气逆温现象、天气形势图、气候资源的利用等都是本专题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命题形式大多以天气形势图、区域地图、数据材料来作为命题背景,将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气候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命题。用高中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解释当代社会生产或生活的具体问题。

  【知识归纳】

地理:第二章名师手记(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