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鼠标点不出 高考生综合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1日 10:30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应试教育遭人诟病,素质教育知易行难。于是,从这个“首次”里,我读出了公共管理部门的“窃喜”之情。然而,这种做法,却丝毫让我感觉不到喜悦,更没有制度改革和进步的快感。

  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依然是一小部分人。尤其是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依然是“跳龙门”的唯一机会。我不知道这里所言的“综合素质”,是跑得快、跳得高,还是唱得好,抑或其他。但是,应该看到,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其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也不一样。

  比如,乡镇的高中,与县城的“一中”,或县城的“一中”与一个地级市的“一中”或重点学校,他们的水平就要渐次拉开几个档次。而相应的,不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有所不同。越是重点和好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越高。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资源配置的二元结构,造就了参差不齐的“综合素质”。换句话说,若无整体推进,一切“素质”皆可疑。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框架和语境之下,“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对于考生而言,难言科学,更难言公平。再以“综合素质”高低而轻易剥夺一个考生用寒窗苦读十多年争取来的受教育权,实在是武断和粗暴了。

  更应该看到,考生的档案,至少在目前来看,还基本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以被改变民族和身份。请问,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我们的专家组轻点鼠标,可否从电子档案中“审阅”出今年重庆获20分“民族加分”的74名“少数民族”考生?这个“小姑娘”,还可以被改变“户籍”。请问,除了几个倒霉蛋,我们的专家组轻点鼠标,可否从电子档案中“审阅”出无数个“幸运”的高考移民?

  民族和户籍的造假,毕竟是客观的实实在在的。如果连客观的造假都轻易蒙混过关,那么主观性很强的“综合素质”,其“审阅”的标准和依据何在?一个公民的“综合素质”,又如何能被科学、客观和公正公平地“审阅”出来呢?是专家的主观和自我裁量吗?公众又如何不担心,这种审阅,将是一种合法的“民族加分”和“移民”政策呢?

  今天,我们质疑“综合素质”,并不意味着否定公民“综合素质”的打造。但可以肯定的是,考生和公民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绝不是专家鼠标轻点电子档案就能“审阅”出来的。如果今天“综合素质”可以以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和态度被审阅,那么明天,任何人都有被“高分退档”的可能。这,不单指高考,而是那些面向公众的一切权利。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