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著名国学研究专家雷铎说“没有恢复高考,让大学恢复秩序,进行正常的高等教育,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会产生断裂。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必经高考。
自1952年我国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对它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有甚者称“高考是现代科举,科举是现代高考。”预言高考制度的瓦解只是时间的问题……其实,高考只是高考,于通过高考实现梦想的一代又一代普通人,它是温情而值得尊敬的。
50年代出身不好成绊脚石
讲述人:庄金石
出生:1937年
参加高考:1956年
毕业院校:兰州水力电力发电学校(现兰州电力技术学院)
现况:自治区工商联退休干部
庄金石老家在沈阳市新民县,小时候读私塾,直到12岁才到学校读书。老人介绍,他从六七岁跟着父母干农活,艰苦的劳作让他备尝生活的不易,并且家庭出身有“问题”,展望未来,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他觉得只有考大学,掌握本领,才能过上另一种生活。
1955年初中毕业后,家人让他报中专,他却偷偷地报考了高中,但是家庭成分成了绊脚石,当时对成分有问题的学生考高中有“潜规则”:同意报考,不同意录取。庄金石没有被录取。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姐姐家没日没夜地自学了一年,1956年在乡政府开了同等(高中)学历证明参加了高考。他记得考试时间在7月,考试科目有数理化、历史、俄语等,7月底公布录取结果。当时他想填报师范类学校将来当老师,但是亲戚认为“老师”出路不好,最终填报了当时国家水电部在兰州开办的水力电力发电学校,并被录取。就这样,庄金石从东北来到了遥远的大西北。
他回忆因为学校直属国家水电部,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待遇特别好,不交学费,吃饭也不花钱,比当时的老牌兰州大学还“牛气”。他记得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海归,教学特别严格,学生考试不及格、违纪就会被留级,毕业时同级560个学生只顺利毕业了150多人。他们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支援西部,被安排到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西藏等6省区,庄金石等十余人被分配到宁夏,从此扎根繁衍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水力单位的尖兵,为宁夏水力电力和农业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
60年代在宁招生的学校很少
讲述人:张弛
生于:1944年
参加高考:1964年
毕业院校:宁夏大学中文系
现况:自治区文化厅退休干部
张弛出生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盈南村,即现在的森林公园以南,彼时周围大片湖波沼泽,每逢夏秋,芦苇荡漾,水鸟纷飞。
他自幼热爱劳动,勤奋好学,高中就读于银川一中。那时考大学同现在一样被看成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考前压力特别大,为了休息好,他还吃起了安眠药。
高考是在1964年7月20日左右,要考6门科目:语文、数学、俄语、历史、政治和地理,每科100分。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当我想起国际歌的时候》,张弛回忆,当时3年自然灾害刚过,国际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此诋毁中国,尤其和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斗争比较激烈,于是他的作文内容是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报效祖国……还有一道考题,翻译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文章他并没有学过,凭着课堂知识,他觉得自己翻译得还不错;
张弛介绍,当时在宁夏招生的大学文科很少,只有北京大学哲学系、兰州大学历史系、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而前两者各招1人。张弛填报了宁夏医学院外的另外三所大学。因为考试成绩并不公布,他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但觉得考上大学没多大问题。他记得有一天上午11点左右,有人跑来告之他被宁夏大学中文系录取了,张弛听了很平静,他想若是北大会更好,不过宁大也不错,至少有学上了。张榜那天,他发现班里考上的不超过10个,一些成绩好但没被录取的同学泪流满面,有的甚至瘫软在地上……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被政府组织上山下乡,进入农场林场或相关部门工作,这在当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大学时,他记得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5.5元,午饭、晚饭都是三菜一汤,敞开吃不限量。后来则赶上“文革”,一边革命一边学习,1967年“大串联”时他和另外几个大学的学生组成长征小分队,曾走了92里山路,在零下31度的寒冷中过夜,第二天披着大被登泰山看日出……1968年大学毕业时,他和绝大部分同学被分配到基层农村接受再教育,当时他被分配到贺兰县光明大队七小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过是“带薪工作”每个月52元,一年后涨到63元。1969年10月,他和一同下乡的同学被调往贺兰县五七干校继续学习,因为会写文章,不久他幸运地被调到贺兰县委政治处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直到1970年5月,调至宁夏歌舞团工作。
“文革”后恢复高考工人成了大学生
讲述人:刘淳
出生:1956年
参加高考:1977年、1978年
毕业院校:银川师范学院
现况:《宁夏日报》广告处处长
说起自己的高考,刘淳的回忆绵长而凌乱,因为感慨太深。
1974年,他高中毕业后下乡做知青,两年后招工成了一名工人。那时,大学生在工农兵中间推荐选拔产生,一些有背景的工人陆续离开大山,将羡慕留给了大部分工友。1977年8月,突然传来国家恢复考试招生的消息,但具体该如何考试并不清楚。那段时间,刘淳每天都心怀忐忑,直到报纸公开刊登这一消息,振奋不已。
他回忆,当时人们奔走相告恢复高考的消息。他有一个工友得到消息后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激动,而是难过,因为他年龄已大,工作后又放弃了学习,高考成了最高枝头的苹果,可望不可即。因为平时读了很多书,爱好美术,当年刘淳报考了文科类和艺术类。报名在石嘴山石炭井矿局招生办公室,还没考试先填志愿表,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可各报3所。当时,全国各地院校招生信息刊登在《宁夏日报》上,看到那么多的学校,刘淳觉得机会很大。
很多人投入考试,学习资料一时洛阳纸贵,一些人不惜传抄油印,后来书店才大量印刷复习资料。刘淳买了一套科目齐全的《青少年自学丛书》备考,他说虽然高中毕业,但是数学是从小数点开始复习的……
考试在冬天进行,宁夏自己出的考题,刘淳记得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两个考试都过线了,他清晰地记得张榜那天看到他的名字,有人议论“地富反坏右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大学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那年刘淳没有被录取。他只得重新回到矿上,准备再考一次。
1978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不少人考上大学离开工作单位,一些单位便制定土政策,限制员工外流,而且区外高校在宁夏招生人数大量减少,刘淳为求稳而报考了银川师范美术系,被顺利录取。由于当时高考报名没有学历和年龄限制,1978年刘淳和长他两岁的哥哥同时上了大学,哥哥虽只有小学学历,但被宁夏大学中文系录取。刘淳班上年龄最小17岁,最大的28岁。彼时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和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同时穿行在校园,成了那个特殊年份最奇特的标志。毕业后,刘淳被分配到西北煤矿机械厂办的学校当老师,后到宁夏日报社工作。
和他同时参加高考的还有现任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当时他也是石炭井的一名工人……“有一天听到他在英国做讲座,一个大山深处走出去的工人,成了一名在国际空间上展示自己的学者,顿觉恍如隔世,那年的高考确实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80年代公费上学,穷人的孩子不用发愁
讲述人:刘彦海
出生:1964年
参加高考:1983年
毕业院校:兰州商学院
现状:银川市某大型民营企业管理人员
刘彦海,生活在固原市南郊(现原州区)峡口村,是农民的儿子,与许多农村孩子一样,认为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只有上学一条路!为此,在固原二中上高中时,他拼命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于1983年参加高考并顺利被兰州商学院商业经济系录取。当时文科考试考6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他考了380分,那时英语的考分是按70%记入高考总分数。
当时上大学,国家免收学费,家庭贫困的他不但不用为学费发愁,而且学校每月发给20元生活费,学习好的还有奖学金,所以4年下来,刘彦海家里很轻松。
80年代的大学学习氛围特别好。在那个求知若渴的年代,刘彦海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打下了牢靠的基础。1987年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他被分到宁夏商业厅下属单位自治区民贸特需友谊总公司,从事商品流通工作。刚上班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像自行车、电视机、名烟名酒等一些商品还是凭票供应,非常紧俏,单位又是负责这些商品批发的,所以他为自己上大学所选的热门专业而感到自豪。
一晃10年过去了,到了1997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刘彦海仍拼命工作,但是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的推进,由于经营不灵活,国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每个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单位存在的问题较多。与其等待,还不如自谋出路,1997年初,刘彦海决定自己干,先后从事过食品批发、商超管理、市场经营、酒店管理等工作,现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说起高考,刘彦海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习提高了自己,知识改变了自己。如果没有高考他们生活未必会有太大变化。这么多年,他始终觉得大学时打下的知识基础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无论在过去国企还是现在的民企,知识让他的工作得心应手。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