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30日起,北京大学开“晒”了中学校长推荐的90名学生名单。据北大招办称,将对校长推荐持信任态度,所有被推荐的学生如无特殊情况或明显劣势,基本能通过初审,跳过笔试,直接进入自主招生面试环节。如果他们通过面试,最终将获得最高30分的高考加分。
这份被许多人戏称为“好好学生”的名单,却因校长们希望的“没有争议”招来了更多议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集中于:“好好学生”当选有无违背校长自主推荐制的初衷?北大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是否只是新瓶装了老酒?
“全能”赢了偏怪才
理科生多于文科生
从公示的90人学生名单中,可看出两个特点。
一是鲜有明显的偏才怪才,显得有些四平八稳。从推荐理由来看,这些学生普遍素质全面,成绩优秀,多为各类国家、省市级竞赛的获奖者,有的甚至已获得了保送生资格。同时,他们很多是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干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体现了全面均衡发展、性格阳光自信的共性特点,属于“全能选手”。
为什么校长推荐倾向于“全才”,而绝少偏才、怪才?业内人士分析了相关原因:一方面,目前的社会诚信体系并未完善,以可衡量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为杠杆可规避选偏才可能导致的风险与争议;另一方面,北大只降30分录取,对被推荐学生的高考分数要求仍相对较高,校长们此举是为了更稳妥地把学生送进北大。
另一个特点,是理科生比例远远高于文科生。比如,北京人大附中共推荐5名学生,理科生占了4名;重庆巴蜀中学推荐的3人,仅1名文科生。对此,一些中学解释说,文理科生的比例本来就不一样,而且北大方面并未公布推荐的细则和标准,所以各校制定评选标准中,仍把学习成绩和竞赛成绩当作首要的参照标准,甚至有学校把竞赛证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相比理科生,文科竞赛少,除了文体特长或者文学类特长之外,很难以明确的方式来界定其优秀程度。
集体决策取代校长推荐
实名推荐制“另有玄机”
39所中学的选拔方式虽然各异,但不约而同的是,都采用了集体决策后由校长签字推荐的方式。这与最初各媒体解读的由校长以个人名誉为担保的实名推荐模式相比,显然“另有玄机”。
比如,39所中学普遍采用学生申请,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公开评议,通过评审后进行公示的做法。江苏常州高级中学召开三次学生座谈会,两次教师提名推荐会和座谈会,三次学校党委商议会,一次家长会提出初步名单,经过学生自我申报,教师提名推荐,学生代表投票,党委会决议和全面公示五大程序最终确定推荐名单。江苏苏州中学对面试选拔过程全程录像,重庆巴蜀中学还请公证处进行了现场公证。
对此,校长们的解释也大同小异。东北师大附中校长李桢曾向媒体苦叹,校长推荐制给予校长的不是权力,而是压力。重庆两所中学校长则形成默契:按分数排列“最无异议”,少了许多“走关系”、“打招呼”的。
当然,也有“弃权”的。郑州一中有1—3个推荐名额,但最终只推荐了一名学生。副校长叶玉昆对此的公开解释是:第一年参加校长实名推荐,学校想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先推荐一名学生。
推荐理由部分雷同
成绩成“高频”评语
纵观各校校长推荐理由,超过六成的校长谈到了“成绩”,“成绩优异”、“名列前茅”、“成绩在年级排名前三”的类似字眼在评语中随处可见。这表明,虽然北大对校长推荐的学生的标准不作严格规范,全才、偏才皆可,但从推荐语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校长仍选用了“成绩”作为主标尺。
此外,“学生干部”、“奥赛”、“素质”、“特长”等词也在校长推荐理由中频繁出现,由此造成的一个奇怪现象是,许多校长陈述的推荐理由大同小异。比如,北大附中3名学生的推荐理由开头几乎都是“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成绩优异”,最后以“在同学和教师推荐中得到高度认同”结尾;重庆南开中学的推荐理由非常直接,3名学生的理由都几乎只有一句话:综合素质好,学业成绩优秀。
而希望“没有争议”的这份名单,恰因此带来了争议。如南师附中推荐的学生匡超,被认为是一次“指标浪费”,因为匡超是公认的“即使参加高考,考取北大也没问题。”网友也发出了不同声音:漂亮的成绩单成了“校长推荐”的通行证,这是否又一次走上了以成绩论英雄的老路?
不过,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认为,校长们倾向于推荐考试成绩最好的人并无不妥,关键是在成绩优异者中,要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关怀、领导能力的卓越之才,而不是纯粹的书生型人物。他还认为,发现个别偏才怪才,不应成为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
被推荐学生产生过程(延伸阅读)
90名被推荐学生的产生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种方式:
一、自荐+民主推荐—按综合成绩排序—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公示名单
二、按综合成绩排序—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公示名单
三、自荐—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按“先特长,后成绩”排序—公示名单
四、自荐—专家组面试—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公示名单
五、按综合成绩排序—专家组面试—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公示名单
六、按综合成绩排序—自荐—学生投票—老师评议—相关领导小组集体确定人选—公示名单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