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海玉树灾区高考纪实:高原上的希望(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10:53   中国教育报
高考前一天,玉树州板房考场外,来自各县的考生提前熟悉考场。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高考前一天,玉树州板房考场外,来自各县的考生提前熟悉考场。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6月8日下午5时,青海省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的大操场上,清脆的铃声响起,1023名玉树考生走出高考考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从地震的巨大灾难中走出来,玉树灾区学子的心中萌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无论承受多大的苦难,他们从不放弃自己心中的希望。

  现场看到玉树考生参加高考的情景,青海省副省长高云龙说:“这些孩子会成为新玉树建设的见证人,经过高考的选拔和大学的洗礼,他们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玉树的未来贡献力量。”

  如期!就地!玉树高考与全国同步

  震后第4天,有关部门就作出“玉树灾区高考与全国统考同步进行”的决定,报送教育部并最终得到批准。

  从地动山摇的那一刻起,玉树高考应急预案随即启动。那段时间,青海省招办主任王录伟每天最多时要接打几十个电话,全都围绕一个主题——玉树高考。

  震后第3天,玉树州委、州政府就向省招委提出了玉树高考与全国高考同步就地进行的建议。经过省招委、省教育厅的反复协商,又报送省政府主管领导同意,4月18日,震后第4天,青海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向教育部发去报告,提出了“玉树灾区2010年高考与全国高考同步就地举行”的方案。

  4月22日,教育部派出工作组,专门就玉树灾区高考问题到青海调研,最终同意了青海省提出的方案。

  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海平说:“这一方案充分尊重当地的实际需求,维护了灾区考生的利益,稳定了考生及家长的情绪。”

  这是一个艰难达成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震后50小时,青海省州、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就作出决定:4月23日,震后第9天,高三学生全部复课。

  为了这个目标,从4月18日开始,玉树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快捷的形式,通知高三年级师生于4月21 日到原学校报到。

  为了这个目标,4月19日,省教育厅派出的车队,连续翻越8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走过800多公里的生命通道,终于从西宁把复课急需的教学用品运抵玉树灾区。

  4月20日下午,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部高三班率先复课。4月23日,灾区高三年级实现全部复课。

  “复课及时,尽力把对灾区考生学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心理援助到位,省里一大批心理专家赴灾区为考生排解心理情绪,让考生及时调整状态,这些都促成了灾区高考方案的迅速出台。”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这样说。

  细节!规范!严格管理确保平安高考

  搭建板房考场、重建试卷保管室,一系列应急预案出台,综合治理考点周边环境,玉树州把考试安全放在第一位。

  通过调研和论证,玉树州选定了州职业学校复课点作为今年玉树高考的考点。一个难题随即摆在面前:由于选定的考点是学校的体育场,也是一个受灾群众的安置点,300多顶受灾群众的帐篷占据了操场的大部分空间。

  担心群众不理解,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吉格勒组织教师分头挨家挨户做工作。一听说是给学生做高考考场使用,大家都非常爽快:“孩子们的学业最重要,我们搬!”半天时间,绝大多数受灾群众都主动撤离。

  不到1个月,37个考场、2个考务办公室、1个会议室以及医务室、心理援助室平地而起。6月4日傍晚,记者在现场看到,60余间板房整齐排列,作为考场的板房里面,课桌椅、黑板、挂钟都已经齐备,挂在教室里的“大爱无疆,玉树加油,众志成城,共建校园”标语,令人鼓舞,使人振奋。

  6月4日,高考试卷运抵玉树灾区。由于州教育局、州招办的办公用房全部损毁,试卷保管室已不能使用,州委、州政府重建了试卷保管室。

  地震后的特殊时期,准备条件的艰苦困难,让各级政府部门在考前准备阶段就充分考虑各个细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多项工作成为今年玉树高考的创新亮点。

  首次从玉树各县及州直机关选拔的46名县处级干部参与考场监考任务,经培训合格上岗。“一方面弥补学校监考人手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责任心。”玉树州副州长周洪源解释说。

  首次达到每个考场一部手机信号屏蔽仪、一部金属探测仪。“抓考风考纪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因为是重灾区就放松要求。”玉树州招办主任赛巴在监考人员培训会上说。

  电力部门为考场提供专线,保证教室照明和校园广播;林业公安局开始清理考点周边的流浪狗,严防伤及考生;城建部门要求考场周边一切重建工程高考期间一律停止施工;由武警战士守护600米警戒线,考场周围两条公路高考期间实施交通管制。

  “虽然震后高考工作是从零开始,但是,我们提出的原则是程序不减、步子不乱、标准不降。”主管招生工作的玉树州教育局副局长旦争才仁说,“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各个环节无缝连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高考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靠!温暖!你们不是孤军奋战

  从帐篷里复课到板房里考试,支撑学生渡过难关的是无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们。

  6月7日上午9点,随着“考试开始”指令的发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36间板房教室里,书写的“刷刷”声清晰可闻。

  经历了灾难的学生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的,是无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他们是最可靠的力量。

  地震后,来自兰州军区的战士们用了两天两夜,持续奋战40个小时,为学生搭建起了设施完善的“高考帐篷学校”,有一个小战士累得坐在地上就睡着了,脸上稚气未脱。

  此情此景,让州职业学校汉语教师罗娜泪流满面。在复课后的第一堂课上,罗娜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民族振兴”四个字。她对学生说:“即将来临的高考,对你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命运的转折,更是你们肩负起建设新玉树责任的机会。”

  地震造成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部分校舍倒塌,86名高三学生无法及时复课。校长文德果断决定,将高三学生转移复课。

  经多方联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拨付200万元资金作为安置灾区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经费,购置学习、生活用品,并组织灾区学生体检,派出心理咨询教师。

  6月5日下午,已经回到玉树的86名县第二民族中学高三学生全部领取了高考准考证。考生东永多杰说:“异地复习的这段时间,我感受了太多的温暖和照顾。有一天晚上,我肚子疼得厉害,班主任和当地的老师一起连夜把我送进医院,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钟。”

  考前专门赶到考点熟悉考场的学生白玛康着对板房考场非常满意:“桌椅干净,窗户也特别明亮,给人的感觉特别好。”白玛康着并不知道,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十几位志愿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把所有板房考场的课桌椅和门窗都擦了一遍,地面做了清洁。

  志愿者中有来自湖南的“父子兵”,有来自内蒙古的农民工,还有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其中最大的62岁,最小的只有13岁。尽管民族各异、身份不同,但他们带来了同样浓浓的爱。

  凭借在建筑工地练就的一手好技术,这些天来,来自吉林的农民工张春良把所有板房考场的门窗都检查了一遍。“确保安全呗,让学生们考试放心。”

  自强!有爱!泪水过后的笑容更加灿烂

  带着腿伤走进考场,用好成绩告慰逝去的亲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玉树的考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坚强。

  6月7日上午11点30分,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走出考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露出自信的微笑。在他们身后,“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的巨大横幅分外醒目。用汉、藏两种语言书写的励志标语随处可见。

  旦增闹吾提前10分钟就交了卷子,他对今年语文考试《关于明天》的作文题目最有感觉。“昨天,我们经历了灾害;今天,顺利地参加高考;明天,我们会满怀希望迎接玉树的新未来。”旦增闹吾说,“这个题目让我们能够尽情抒发感恩之情,出得非常好。”

  作为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旦增闹吾曾经和视察玉树灾区的温家宝总理真情相拥,他永远记得总理温暖的怀抱。“总理说过,玉树的明天会更好。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写在了作文中。”

  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考生桑周文毛走出考场,记者问她:“考得怎么样?”桑周文毛的话让记者惊讶:“无论考得怎么样,我都要感谢那些为我们营造了这么好的考试环境的人。”

  姐姐、小姨等4个亲人在地震中遇难,桑周文毛在学校的组织下,迅速开始了复课、备考之路。

  如今的桑周文毛笑容格外甜美,她告诉记者:“我的名字在藏语里是‘心想事成’的意思,我想报考师范大学,当一名教师,毕业后回到家乡,建设新的玉树,希望我的梦想成真。”

  记者冲着她的背影大声说:“好好考啊!”桑周文毛回首,点点头,轻轻地笑着走远了。

  面对曾经的灾难,这些学生选择了擦干眼泪、勇敢地面对现实,他们明白,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对生者最大的鼓舞。

  19岁的朋措才加拄着双拐来参加考试,地震中被砸伤的左腿还没有完全康复。“虽然坐着时间长了,腿还是很疼,但是我坚持完成了考试。”朋措才加对记者说,“我的目标是中央民族大学,我有信心考出好成绩。”

  地震后,朋措才加被送进医院治疗,当得知复课的消息后,他不顾腿上还打着石膏,就赶到帐篷学校上课了。这一个多月时间,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学习,坐着腿疼了,就站一会,站疼了,再坐下。克服种种困难,朋措才加没有让腿伤耽误自己的高考复习。

  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两名的朋措才加,对藏文的学习非常有兴趣。“我想当一名藏文教师,以后把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传统文化。”

  悲伤曾经成为学生们生活和心灵中的一部分划痕,但他们并没有滞留于灾难当中。他们的心中,理想依然存在,家乡依然美丽。如今,他们正顽强地一步步走出阴影,孩子们的心里依然有爱。

  班里18个男生、4个女生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女生帮男生洗衣服,男生有好吃的都带给女生。提起自己的班级,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高三藏文班班主任尼样感动地说:“地震后,感觉孩子们一下子就长大了,他们更加团结、向上,与老师的感情也更深厚,会主动帮老师从废墟中清理学校的东西。”

  考前一天,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高三学生更尕旦增同班里同学聚会,大家共同唱起《明天会更好》。“想到班里在地震中遇难的两个女生,有些同学流下了眼泪。”更尕旦增说,“我们相约,努力考试,用好成绩纪念她们。”

  多难兴邦,坎坷育人,愈挫愈奋。玉树的学子们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坚强和力量。

  记者 杨晨光 郭风波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