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已尘埃落定,有关“神童”事迹的报导仍屡见不鲜:先是“山东神童”10岁高考,欲求山东大学破格录取未果;接着又有“江苏神童”高考文言文作文拿满分,而复旦8教授联保落榜“国学神童”,则将“神童”题材的炒作推向了白热化。现在该是对媒体炒作“神童”题材做出反思的时候了。
现在媒体炒作的“神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偏科神童”,一种是“跳级神童”。溯古论今,这两类“神童”有两个典型代表,一位是钱钟书,一位是田晓菲。钱钟书数学15分却被清华录取,成为一段不拘一格“录”人才的美谈,可视为“偏科神童”的代表。而田晓菲少年被北大录取,写下那篇我们熟知的《十三岁的机遇》,则可视为“跳级神童”的代表。笔者看来,这两位“神童”皆属可遇而不可求的。如今每年都能冒出诸多“神童”,不是因为出“神童”的速度快了,而是因为媒体“造神童”的速度快了。
就“偏科神童”而论,他们偏科本不能成为媒体的卖点,而其“怀才不遇”高考落榜,却往往被当作抨击教育制度的话柄。然而偏科是否就能与“神童”划等号,这是值得商榷的。钱钟书少年则代父为钱穆作序,以至于钱穆未改一字,也未发现,其水平岂是而今的“古文神童”,或者是知识竞赛奖项的“国学神童”可以比肩的?再者,笔者一些同学大一刚入学时,就能以渊博的学识和一手漂亮的文言文让教授称赞。之所以这些人“大隐隐高校”,不为媒体关注,只是因为他们是通过高考脚踏实地考上的。这样的人不但所偏之科的水平并不比偏科“神童”差,而且其他学科亦是佼佼,更是从那公平的选拔制度里脱颖而出的。媒体忽略这样一大批“全才”的存在,动辄炒作“偏科神童”的“怀才不遇”,实在是对“神童”一词涵义的贬低,也是对教育公平的无视。
就“跳级神童”而论,他们可能智力确实超常。然而,媒体对他们的过分关注有可能只是在缔造一个个新版“伤仲永”的故事。智力超常上学跳级的“神童”在中国大有人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如田晓菲一样修成正果,而今还作为哈佛大学的学者活跃在学术舞台,还有很多“神童”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早夭其才。究其原因,便是无论智力水平如何,孩子都要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施教者要顺其自然地开发其智力。对于早慧“神童”,虽然可以因材施教,但是媒体的炒作,却往往会给“神童”的成长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以至于培养出一些具有偏激思维和扭曲性格的孩子,破坏了他们健康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事情,无论他们是否“神童”。媒体对“神童”题材的过分炒作与关注,不但贬低了普通孩子求学奋斗的价值,对“神童”本身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徐 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