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走出教室,Danielle突然问我。这个问句毫无破绽,但是我却一下子回答不上来。6年前,我在第一志愿一栏填上“对外汉语”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今天我会在多伦多这片枫叶飘香的土地上听这一群金发碧眼的孩子叫我“老师”。
为什么会选择对外汉语?这个问题,再次把我带入对于这个专业以及毕业后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的回顾之中。
恐慌新奇的初次见面
我对对外汉语的认识,最开始只停留在字面上:对外汉语,面对外国人教汉语。说来惭愧,直到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才想起要上网查查对外汉语到底是什么。网上给出的定义总是长得无法断句,懵懵懂懂的感觉让我第一次对选择这个专业有了恐惧:这个志愿会不会毁了我的一生?
大一第一学期开学,我领到了专业课的课本:王力《古代汉语》、刑福义《现代汉语》、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等。我清楚地记得,拿到书的第一天晚上,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古代汉语》读了半个小时之后那种大失所望的心情:这不是高中的古文吗!恐慌的心情砌成了一道深深的围墙,我甚至开始考虑换专业。就在这个时候,第一学期的的一节课——现代汉语,就像围墙的缝隙里透进来的一束光芒,驱散了我的恐惧。课堂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汉语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却笑而不答。在下课之前,老师说了一段话:“汉语是什么?不要去百度,不要去翻书。想想你每天开口说出来的,耳朵听进去的,翻书看见到的。汉语就像空气。你不会去研究一呼一吸的空气,但是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它比彩虹更美丽。”
是的,这堪比彩虹的美丽,在一呼一吸间完成的文字和对白,就是对外汉语学习的内容之一。对外汉语是对母语非汉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科,也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这个定义中“汉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可以看出对于对外汉语专业而言“汉语”的重要性。
现在,当我站在异国的讲台上,开始教第一个拼音的时候,老师的这段话仍然时刻萦绕在我耳边。正是那段话,扫净了我最初的恐惧,激发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好奇和向往。这个问题,老师再没有提到过——也不需再提,因为我这些年来都在寻找答案、并且找到了答案。
事实上,我们大一所学的基本课程,研究的都是汉语的本体。什么是本体?本体就是本身,汉语本体就是汉语的本身。对外汉语专业为什么要先学习汉语本体呢?还得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说起。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还没有了解自己每天说的中国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急急忙忙地拿起粉笔教老外们写汉字。自己对自己都不甚了解,怎么向外人介绍自己?不断增多的教学困境和瓶颈,让学者专家们重新审视汉语,最终发出了“回归汉语本体”的呼声。还好我们并没有走得太远,亡羊补牢的回归催生了一大批汉语本体研究著作。王力、朱德熙、吕叔湘、刑福义、许嘉璐……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学术符号,代表着不同学派对汉语这个共同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汉语像彩虹一样五光十色,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领悟丰富的教学法则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S.H.E的一首《中国话》让所有说着中国话的人都倍感本国文化传播的自豪。歌词中所说的“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也从侧面体现了学习汉语的难度所在。
教学技能是对外汉语的重头戏。如果仅仅停留在本体研究的层面,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等其他汉语专业就没有任何区别了。把汉语本体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是对外汉语专业的终极学习目标。
反复实践和模拟教学是教学技能获得的最主要方式。教学对象从哪来?本校的留学生就首当其冲成了“小白鼠”。刚开始学生很不听话,同龄的我根本无法控制课堂局势,几次差点哭了出来。后来,我慢慢掌握了“调教”学生的技巧:自由。自由?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我的自由,不是放任放纵,而是让他们自由表达,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是我听不懂的他们的母语,也比大叫他们同样听不懂的“安静”有效得多。在赢得了学生们带有同情成分的“合作”之后,我才能够正式进入教学环节。在学习教授初级口语课的时候,不费脑力,但费体力:要“以身试法”地伸出舌头示范“zhi、chi、shi”,要手舞足蹈地表现不同的动词,还要不断重复同一个音节直到学生说对。在这种实践课上,我们这些“三脚猫”老师在台上施展浑身解数,而真正的老师正坐在教室后方或是留学生中间,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下课后的老师总结,会提出本次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多次的实验课之后,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独立教学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语言技能(教学辅助语言,如英语)和文化技能,也包括在教学技能里。会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不够的,还要能用辅助语言解释汉语。教学活动的双方(教师和学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母语和文化背景,而且会借助第二语言(比如英语)进行目的语言(汉语)的教学,因此,会一门辅助语言非常有帮助。目前,最常用的辅助语言是英语。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不断地练习英语也是给自己订下的目标之一。虽然目前很多普通的院校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仅仅是通过英语六级,但我尽量不随意给自己降低标准,力争通过英语八级——我常常课间背单词,看着电影也会突然摁下“暂停”键把刚才的英文对白复述一遍。
随着各国学习汉语人数激增,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留学生的大量涌入,常用辅助外语范围就扩大到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越语和泰语等语言。辅助语言,只能是辅助,不能依赖。一旦产生依赖,什么都用辅助语言解释、做例句,目的语言——汉语的习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学生的汉语词汇量不断扩大、语感不断增强的时候,就应该尽量脱离第二语言的辅助,尝试用汉语解释汉语。
传播语言和文化的使者
有人说,对外汉语教学不就是教老外语文吗?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大四的实习让我知道: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教语文。既然是对外,就应该认识到“外”和“内”的不同。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同时教会学生理解中国的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跨文化教学的基本准则。
9月,河内的天空很蓝,蓝得让我以为自己是来度假的,但是为期半年的实习却在河内某大学教室的一片吵闹声中开始了。中国和越南拥有着很多文化共同性,但还是存在差异性的。在口语教学的场景对话中,文化的差异性特别明显。有一次,我设置了一个场景:隔壁宿舍在放音乐非常吵,要求参与对话的学生用“劳驾……”这个词造句进行协商。可是,学生们就说“放音乐是他们的事情,轮不到我们管”!不同的“隐私”观念让他们觉得对话设计得很不合理,最后我只能另改。然而,也不能矫枉过正。汉语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要想教给学生地道的汉语,就应先给他们打好招呼:“在中国,我们这样说……”了解不同国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快速推进教学进程。比如,亚洲学生敢写不敢说,欧美学生敢说不敢写,在教学方面就应该相应地调整听说课和读写课的比例和节奏。这些也是对外汉语学习基本功的一部分,尽可能熟悉多种文化,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越南的半年,可以说是我大学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总是在QQ上和朋友说着哪天忍不了了就跨越国境“偷渡”回国,但是看到学生们终于开口发对“旗”字的时候,什么怨言都消失殆尽了。半年后的我踏上归程,我的越南学生们远远地招着手,大叫着“老师再见”,发音标准得我几乎落泪。这就是做老师的苦与乐吧!
汉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播广开来,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师。当然,长城、兵马俑、苏州园林什么的,我们没法时时刻刻带在身上;但是,一个中国结、两笔毛笔字、几手太极拳和一小盘饺子,就足以让世界知道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厚积薄发。
普及汉语的阳关大道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学汉语并不是昙花一现的人来疯,而是这个世纪一项重大而实用的时代潮流。当越来越多的老外涌进中国大学的课堂时,对外汉语教师成了稀缺资源。对外汉语专业能向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师资力量,它有着更宽更广的就业面。
一方面,就业领域宽。高校汉语教师是本专业的“对口工作”,而其他领域也同样需要对外汉语人才。党政机关、涉外机构、新闻出版等机构部门都对这类的专业人才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在我就读的班级,毕业时已有不少同学进入了外事局或外资企业,当起了跟洋人打交道的白领一族。另外,各种汉语、外语教材的编写和改革,也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对外汉语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另一方面,就业地域广。记得大学时,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可不是世界地图上写的一句空话,而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观念。两年前还只有200多名中小学生就读的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如今已有超过12000名学生。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正以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师的终极磁场,这都能成为本专业的实习基地和日后的工作岗位。
当然不可否认,对外汉语行业在国内市场比较混乱,准入门槛并不高,而这个专业也没有相关的证书可以通过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含金量,许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抱怨中文专业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所以对外汉语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巩固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把能够拿到的证书例如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八级证书等掌握在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讲台上有着收放自如的能力,深入浅出地讲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才能在这条亦苦亦乐的路上走得更远。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一切都在毕业那天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希望。我记得,毕业典礼幕布上那句“放眼世界”有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现在,我走出了国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我真的回答不上来。可以说的是,我不后悔这个选择,尽管一路走来并不平坦。当我再次回头,看这四年大学时光,不正是一段“立足自身,放眼世界”的奇美旅程吗!世界很开阔,你的胸怀应大大张开,你的眼光要放在天空的辽远。“走出去”,不仅是你在走,放在你手中的汉语书、说在你口中的普通话、流在你血液之中的中华文明也在走!(作者:林光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