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聚焦高校自主招生联考 > 正文
邓仲谋
从“北约”、“华约”到“卓越同盟”,过去一周,有关自主招生的新闻如同过山车一样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一开始,人们担心“北约”和“华约”两大联盟像去年一样在同一天举行考试,由此带来考试机会的减少。后来,“北约”和“华约”相继公布联考时间表,初试时间被错开,人们在心里放下“撞车”包袱的同时,又不免担心联考会因为竞争激烈而成为“小高考”。
“小高考”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它首先来源于高校自主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加,考生报考自主招生热情的日益高涨。有两个数字可以说明自主招生今非昔比,一是自2003年教育部试点自主招生以来,8年来共有80所高校先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这些高校大多是全国和地方名校。而“北约”、“华约”和“卓越同盟”涉及的28所高校,更是名校中的名校。二是2008年,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5%的人数上限,高校自主权继续扩大,有的高校自主招生人数已超过10%,甚至达到20%。如此大的自主招生比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为了5~30分的“诱惑”,被裹挟进这场高考前的“盛宴”中,到2009年,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间翻了6番。许多高中生由此陷入一股“赶考潮”中,“你报了多少所学校?”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口头禅。
如果说参与人数的变化只是一种表象,那么考试难度则从另一方面说明“小高考”的存在。根据规则,自主招生先由高校自行组织笔试,随后对通过笔试的学生举行面试,然后,根据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加分候选人。今年,“北约”、“华约”和“卓越同盟”三大联盟成立后,笔试将实行联考,成绩通用。以清华为首的“华约”考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含中文和英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以北大为首的“北约”考试科目是语、数、外、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从上午一直考到晚上,俨然是一场“小高考”。
避免“小高考”的出现,需要对自主招生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改革的方向要么减少联考的科目,要么改变联考的内容,以测试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主,不要重复中学学科内容,须知,这些内容高考还得再考一遍。甚至有人主张,完全取消联考中的笔试,只留下面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加分的依据。还有教育人士建议,采用美国SAT考试的形式作为高考的改革方向。不管如何,自主招生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免受“大”、“小”高考之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