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艺谋被北影破格录取揭秘:时代背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 13:11   新浪教育

  任何的时代,总有一些值得纪念和决定性的东西,可以值得我们回过头来加以肯定、致敬和纪念。

  1978年的3月,当时,国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开始着手恢复及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所属艺术院校,其中,包括北京电影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报经文化部党组批准,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由文化部副部长王阑西同志担任组长,学院的卢梦、钟敬之、申伸同志担任副组长。

  学院在领导小组成立以后,一切学院办学、教学、行政的工作就开始走入正轨,其主要的任务是落实学院的校舍重建的工作。同时,学院充实了党政机构,调整充实教师队伍,各个教学部门也得到了恢复,学院在一切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过程中,开始筹备招生工作。

  由于,历史及“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学院当年在新街口外大街小西天的校址已经被电影界别的单位占用,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办学的校址,当时作为恢复重建的电影学院校址,只能是借寄在昌平区沙河镇的朱辛庄,而且,是占用北京农学院(原北京市劳动大学)的校舍。

  1978年的北京,城市建设还处于停顿的状态,道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由于学院地处郊区,离城里比较远,所以,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开始办学,教职员工每天上下班、请有关的专家、教师上课、学生观摩电影、各种艺术展览参观、教学创作实习都会十分不方便,这是当时学院面临着的比办学、招生都巨大的问题,也对未来的学院招生以后办学及学院的发展有极大的限制。

  当时,在学院的教职员工中普遍认为,校舍的问题,比招生还要重要。同时,在具体什么地方办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应该选择新的地方重建学校校舍;一种认为就是应该找上级领导,将学院全部迁回原来在城里办学的旧址,让现在占用北京电影学院原址的文化部所属其他相关电影单位全部搬出、腾空。

  但是,经过“文革”以后的国家,已经是积重难返,特别是在经过学院努力以后我们发现,电影学院整体迁回城里新街口外的小西天原电影学院校址,难度之大是任何人都无法进行想象的,已经是根本不太可能的事情,面临的情况只能是择地新建校舍,先暂时在北京农学院进行办学,经过一段时间,新建校舍建好以后,归还北京农学院的校舍。

  1978年北京的初春,整个国家沐浴在动乱结束后的阳光下,各个行业和领域恢复原来一切秩序的热情在开始涌动,人们都在为改变“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开始务实的工作。

  1978年5月4日,学院领导小组正式写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文化部,申请在北京市内寻找合适的地方重建北京电影学院,结果,在现在北三环路与蓟门桥交界靠近北京电影制片厂西边附近的一片菜地认为比较合适,并开始着手申请征地准备建新校舍的工作。

  后来到1979年2月,文化部先后两次正式书面向国务院请示报告,希望为重建北京电影学院在市区北三环附近拨付10公顷建筑用地,供北京电影学院建设新校舍。当时的报告经胡耀邦、余秋里、谷牧、人俊、吕克白等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签署意见后,国务院于7月9日正式批准了这个报告,从而彻底结束了北京电影学院在校舍问题上的“颠沛流离”状态。之后学院组成由相关领导负责的学院新校舍基本建设筹备小组,开始进行了实质性的前期工作。这实际上是对从1978年开始恢复中国正规电影教育和恢复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决定性、根本性、关键性的支持和决定,也为开始谱写的中国电影教育的第一个乐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学院在朱辛庄开始做全面恢复教学和招生的所有准备工作,一方面,开始抽调教师回学院工作,准备所有开学所必须的设备和设施。尽管当时的学院的所处环境比较偏远,但是,作为办学条件的校舍基本上具备,加上收集齐备了当年的主要教学设备和必要的教学仪器,可以基本满足本科教学的开展。

  如果说,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使得大多数年轻人还没有从阵痛中醒悟过来,那么,1978年的全国高校的全面招生,则正式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复苏的帷幕,让所有的年轻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1977年北京电影学院还没有准备好,但是,到了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则开始上路出发了。中国电影的复苏和中国电影教育的全面恢复,显现出中国电影生命顽强的迹象,而北京电影学院的本科开始恢复招生,则成为中国电影界复苏的非常重要的标志。

  北京电影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社会的动乱和“文化大革命”风雨的浩劫之后重新招生,在理论上是一切都顺理成章,在实际上是水到渠成。与国内其他一些大学不同的是,当时电影学院在恢复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比较规整和齐备的校园,缺乏必要的资金和主要的教学设施和仪器。尽管影响实际电影教学的困难重重,方方面面的关系不顺、问题较多。但是,学院的领导和教师的决心非常大,热情非常高,招生考试没有任何问题,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经验没有问题,而教学氛围和环境,教学硬件和设施的恢复,则存在着一个克服、恢复、完善的过程。同时,对电影专业学生培养的定位和教学的方法,也存在着反思的问题。

  中国电影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贫乏电影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挣扎了十年。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前进,每年的电影生产数量不多,但是影响很大。尽管有一些“应景”的电影出现,成为无数人精神生活的支柱,成为历史和文化的经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现象,而且也生产了一些在今天看来可以值得纪念和回味的电影,但是,10亿人民面对的也仅有的几十部电影,无法满足观众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电影成为“恨之切,爱之深”的东西。

  本文由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撰写,授权新浪教育独家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