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新的视角 家长眼中的2010年高考十大新闻(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4日 10:02   新浪教育[ 微博 ]

  六、“国学天才”无缘复旦 (点击查看新闻报道)

  孙见坤是西安的一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在2009年11月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中,他的论文《〈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从全国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随后经过两轮面试,他扎实的国学功底得到了八位文史专业教授的认可,一致认为“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按照复旦的规定,只要他的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就可以被自主招生录取。

  然而,因为发挥失常,孙见坤的高考成绩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这个“国学天才”,多次与陕西省招办沟通交涉,然而后者严格执行录取规定,拒绝将他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舆论的焦点立刻指向陕西省招办,认为他们墨守成规,不能灵活变通。钱钟书、吴晗等大家被破格录取的典故也屡被重提。不少人认为“术业有专攻”,学术领域有时的确需要偏才。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当媒体形成一边倒的时候,一向以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却以有别于复旦一方,又有别于陕西高招办一方的另一方观点参加了评论。方舟子评价孙“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方舟子称读《全集》,兼怀静安先生为打油诗,并指出《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是剽窃自秦孝仪《蒋公纪念歌》,《《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则为东拼西凑大路货所得。《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一文与《蒋公纪念歌》格式完全雷同,文字重复率很高,甚至整句完全重复。称孙10年阅读2000本古籍,速度超人,但其效果令人生疑。

  方舟子在抨击孙见坤的同时,还对复旦国学教授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

  然而在前一段时间默认媒体指责陕西高招办复旦大学却在这个时候否认8教授联名请愿之事。称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指责个别媒体对复旦大学录取孙见坤事件的报道有诸多不实之处,向社会传播了不准确的信息。

  在这个时候知名网友“潘采夫”发出一则简短的微博:“请教方家,大家争说宋美龄,怎么出现了雷同卷呢?”文后,他挂上了三个网址链接,分别是孙见坤今年2月27日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一文,师永刚、林博文所作的《宋美龄画传》(作家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节选,以及阳武所作的《桃花映面宋美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之《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

  孙见坤的父亲出面承认“见坤说这篇文章是在一个叫‘公主彻夜未眠’的QQ空间里看到的,他觉得好,就转载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并不是他原创的。如果原作者误以为他抄袭了文章,他表示真诚的道歉。”同时孙见坤已将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几篇引发争议的博客文章删除。

  最终陕西省招办没有向复旦放档,孙见坤收到了二本学校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孙见坤向学校申请改换专业,山西大学经过考察和沟通,将他安排到了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希望能让他把文科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此前媒体报道,孙见坤在山西大学的学习情况很正常。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撇开对孙见坤国学才能的评价,仅从高招录取规则来说,陕西省招办的做法从始至终并无任何不当之处,因为复旦事先设定的破格录取底线是一本线,孙见坤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就不能被复旦录取。复旦大学坚持要破格录取首先是自己出尔反尔。而复旦大学,包括那些教授们后来的做法更是令人鄙视。当媒体大肆指责陕西省高招办墨守成规的时候他们一声不吭,似乎在静观媒体对事件的引导。当他们发现孙见坤暴露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却马上出面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让人们再一次对他们失去了信心。难怪方舟子先生也不愿意原谅那几位复旦国学教授的表现和他们的国学水平。

  七、异地高考启动调研 (点击查看新闻报道)

  2010年9月20日法制晚报报道,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异地高考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经审批后实行。据悉,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

  据报道,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出版的《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中,对社会关注的不少热点问题进行详细回答。记者了解到,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将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另外,统一高考为主的格局今后10年内不会发生改变,但在考试形式等方面将探索改革。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为制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教育部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而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是今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可以申报改革试点。每项改革都要提出试点方案,包括改革事项、改革目标、改革措施、保障条件、试点周期、需要的支持政策等内容。

  各地将试点内容报送教育部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分省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确定,优先选择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试点方案,综合形成国家总体方案。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曾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主要是指参加高考的办法。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具体办法10年内可能出台。

  此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也曾表示,这一办法会选择二线城市先试点,因为二线城市随迁子女流入规模较小。

  另据新京报报道,11月25日在北京有9名在京外地家长代表及1名志愿者带着一万余名在京外地家长的签名,递交给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议北京出台临时措施,允许外地考生在京报名,参加2011年高考。同时,呼吁解决外地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有关部门已接收了家长的《呼吁书》。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的愈加广泛,异地高考问题已经成为各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头疼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困难,但是又不能解决。“异地高考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经审批后实行”,“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就是政府开始投入关注的信号。因此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问题已经在走到我们面前。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绝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一声令下,允许异地高考那么简单。要走的路可能还有点长。

  八、新浪重磅推出:最值得高三家长收藏的“十大博客”(点击查看新闻报道)

  这是继梁挺福9月底推出《盘点2011版“十大名博”力助高三家长轻松成功》之后,由新浪教育频道官方出面推出的同类活动。两者推荐的博客有不少是重合的。略有不同的是,与梁挺福的推荐相比,新浪教育的推荐所顾及的更加全面,不仅考虑到高三家长在考生志愿填报、学习促进方面,同时还考虑到教育心理、职业规划、出国留学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推荐的博客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梁挺福或新浪教育推荐的这些博客是否能够在高三家长中不负众望,最有评价资格的不是推荐者,而是全国所有的高三家长。

  这“十大名博”是: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十大名博”中的一些本身就是高三家长出身,他们最懂得家长们最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一些首次经历孩子高考的家长,先从这些博客入手,会感到十分亲切,很容易入门。

  九、教育部等五部门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点击查看新闻报道)

  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衔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

  调整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

  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二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三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

  二是对于仍然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还可根据本地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项目。

  三是要求申请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的学生,须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其所在中学出具的考生体育特长情况说明与推荐材料(相关信息应提前在所在中学公示),以及所获运动员等级证书及相关参赛证明材料(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集体项目运动员还须提供上场时间证明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体育部门对申请高考加分的考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四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须全程录像,学生测试成绩现场公布,通过测试达标者须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其所在中学指定地点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方可获得高考加分资格。部分运动项目的省级统一测试标准由教育部制订。

  上述两个项目的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可适用调整前的相关政策。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近年来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为获取加分的资格或身份而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社会反应强烈。这个问题的治理已经到了不止不行的地步。五部委的文件虽然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欢迎,但是家长们的反应是不应当到2014年再执行,另外还认为整治的范围和力度还不够。可见这个问题的迫切程度。

  十、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大“混战”(点击查看新闻报道)

  每年全国高校的自主招生都难免爆发竞争。但是2010年底所发生的全国高校自主招生之战,绝对与往年不寻常。简单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2010年11月底,清华大学牵头的七校率先宣布2011年自主招生实行联考,仅隔一天,北京大学领衔的七校也结成联盟,不到一周,同济大学等八校阵营浮出水面。连同早已存在的“小五校联考”,高校自主招生如今俨然“四国杀”,而在当时观望者是陆续加入或另组战团,皆有可能。

  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大“混战”使得各校自主招生方案的公布时间大致推迟了一个月。考生和家长们也不得不在这每天不断的信息变换中观望了一个月。

  10月23日,应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邀请,全国100多所中学校长来到上海,与这五所去年已经实行自主招生联考的高校面对面交流,探讨如何完善今年的自主选拔考试。在这次会议上,浙江大学宣布加入清华大学为首的五校联考。

  11月20日,在江苏举行的2011年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自主选拔签约仪式上,原本传言要加入北大阵营的中国人民大学最终选择加入清华队列。清华大学阵营,重点院校数量增加至七所。

  消息传出仅一天,另一个“七校联考”突然浮出水面:11月21日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师大、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航等7所高校,在各自的招生网站挂出公告,宣布2011年他们将在自主选拔录取考试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一天之隔,清华、北大挂帅的两大自主招生联考同盟相继成立,且势均力敌,不能不引发联想。于是,网友将这一事件戏称为“华约”PK“北约”。

  11月25日,“高校战争”再次升级。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八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在各自网站上同时发布八校将合作自主招生的消息,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8所高校将于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八校联盟学校以工科见长被称为“工盟”。

  当晚,随着中山大学的加入,北大阵营已经扩展到13所大学。12月初重庆大学宣布加盟,使工科联盟达到9所。再算上早在2006年就首开联考先河的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高校,高校自主招生“四国杀”的格局形成。参加联考的自主招生高校总数达到34所,几乎占到全部自主招生高校的一半。

  11月25日当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自主招生”设计的初衷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让人不可信服。

  在舆论的压力下,“北约”与“华约”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没有撞车,“工盟”的考试时间也推迟一周避开了与“北约”、“华约”扎堆。

  12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日前在学校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矛头直指目前自主招生考试存在的诸多弊端,认为当前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2010年底爆发的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大“混战”是前所未有的。由于自主招生的影响目前已经不限于少数考生,因此这次“混战”留给2011高考考生和家长心中的记忆是深刻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